第76章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誌(1/2)
“no,no!张,你也真的是太幽默了!”
惠特曼连连摇头。
“写《草叶集》的惠特曼至少是我的爷爷的爷爷。”
惠特曼说罢哈哈大笑,张启民也哈哈大笑。
惠特曼笑声过后,对张启民说道:
“张,我能请你喝一杯咖啡吗?”
“哦?”
张启民感到有些意外,米国人交朋友就这么直接吗?他想了想之后,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我还有一个朋友。”
“没关係,我正好也有两个同学,我们一起吧!”
张启民叫上了舟倡义。
惠特曼也从阅览室喊来了他的朋友,一个也是高鼻樑蓝眼睛的老外,一个是黄皮肤的年轻女孩。
张启民没有贸然打招呼,惠特曼向张启民介绍道:
“这位是加夫列尔·特拉达塞特·罗梅罗,斗牛国人。”
斗牛国人二十出头的样子,身高比张启民略矮,留著一脸的络腮鬍,他向张启民热情地伸出手,中文的口语却远没有惠特曼熟练:
“你好,叫我加维就可以了。”
张启民微笑著和加维握手。
惠特曼继续向张启民介绍他的第二位朋友:
“这位是霓虹国的秀子小姐。”
“你好!”
叫作秀子的女孩,不过二十二、三的年纪,一张鹅蛋脸被燕京的寒冬冻出两团薄红,眼型细长,眼尾微微下垂,目光带著审慎的柔光。
面对霓虹的女留学生秀子,张启民愣了愣神,伸出了手去:
“你好!秀子小姐!”
秀子伸出手,和张启民短暂地握了一握,也说一口较流利的中文。
张启民心说:我了个去!这个小分队,可是匯聚了美洲、欧洲和亚洲的精英啊。
五人来到了燕京图书馆马路对面的一家咖啡厅。
惠特曼向他的两位朋友介绍起了张启民,再次重复了已经讚扬过张启民的话:
“他是华国的鲁迅!而且是年轻的鲁迅!”
加维和秀子同时向张启民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惠特曼、加维和秀子都是燕京大学的留学生。
作为国內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燕京大学在招收留学生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之前经歷过一些波折,但自从1978起,隨著改开的推进,国外留学生来我国留学的人数逐年递增。
到了80年代末,隨著国家奖学金的规模扩大,生源国也开始扩大,其中就衍生了自费来华国留学的学生。
国家大力支持国內高校接收自费短训留学生工作,仅1984年一年,在华国高校留学的国外学生就增加到了六千多人,其中,自费来华的留学生数量达到了三千五百多人。
很多高校开设了专门针对国外留学生的语言教学部门,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文化学院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在国外留学生所学专业中,和汉语、学华国文化相关的专业成了最时髦的专业。
惠特曼、加维和秀子三人都是燕京大学的自费留学生。
这些自费来到华国留学的学生有几个共同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