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抄底(1/2)
“那么,不如我们换一种结算方式?”陈阳沉思一会,突然开口。
小林康夫一愣:“换一种方式?陈厂长的意思是……”
陈阳清晰地说道:“我们红星食品厂,可以用日元支付这笔设备款。”
“日元?!”小林康夫和內村同时失声,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愕。
他们万万没想到陈阳会提出这个方案!
陈阳看著他们惊讶的表情,心中冷笑,继续平静地说道:
“没错,日元。我们手里有国家批准的外匯额度,完全可以兑换成日元支付。这样,贵公司一是能避免麻烦,二是结合当前兑换率,不会有其他风险。拿到手的,是实打实的、你们本国的货幣。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完全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小林康夫和內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意外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尷尬。
“这个……”小林康夫笑容僵硬,他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脑子飞快地转动著。
陈阳的提议,表面上两全其美,甚至没有砍价,但实际上,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捅进了日本企业此刻最深的、却又不愿明说的痛处!
为什么?
因为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日本,虽然表面上经济如日中天,股市楼市疯涨,一片“黄金时代”的繁荣景象,但实体经济,尤其是製造业,正经歷著前所未有的“日元升值萧条”阵痛!
日元大幅升值,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商品价格飆升,国际竞爭力急剧下降。像小林商会这样的设备製造商,海外订单正在锐减!工厂开工率不足,產能大量閒置!
小林康夫心里清楚:陈阳提出用日元支付,表面上没有杀伤力,但是实际上却逼著小林商会暴露了他们报价虚高的本质!让他们陷入两难:
如果坚持60万美元的报价,他们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用比官方匯率更低的价格去兑换成日元。
小林康夫额头微微见汗。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中国厂长眼光如此毒辣,一下就抓住了他们最尷尬的软肋!
现在中国大部分大学都没有开设金融、经济专业,哪来那么狠辣的办法?
“陈厂长……”小林康夫艰难地开口,试图挽回。
“您提出的日元支付方案……非常有建设性。不过,我们公司內部的財务结算和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还是以美元为基准。突然改用日元结算,涉及复杂的內部流程调整和匯率核算,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评估。”
“小林先生,流程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是,贵公司是否真的有诚意达成这笔交易?是否真的愿意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市场风险?”
他目光扫过小林康夫略显窘迫的脸,继续说道:“我们提出日元支付,正是体谅贵公司在匯率波动中的难处,希望消除你们的顾虑。如果贵公司依然坚持60万美元的美元报价,那我们只能认为,这个价格並非基於设备价值和市场公平,而是包含了过多的、对不確定未来的风险溢价。这……恐怕就偏离了我们合作的基础了。”
陈阳顿了顿,拋出了杀手鐧:“据我所知,大阪机械展上,提供同类火腿肠生產线的,並非只有贵公司一家。德国的克虏伯、义大利的萨克米,他们的设备同样先进,而且……他们似乎对用美元结算,並没有如此『敏感』的顾虑。”
小林康夫脸上的笑容彻底维持不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戳穿后的尷尬和焦虑。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