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张驛(1/2)
车子驶入二环,最终停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前。
朱红色大门上方,“北平食府”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家店开了六十多年,主厨祖上是御厨。”张颂闻边走边介绍。
“装修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格局,菜品更是地道。”
穿过雕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庭院中央一方水池,锦鲤游弋其间,四周迴廊曲折,展现出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建筑的厚重。
服务生领著他们穿过长廊,停在“听雨轩”包厢前。
张颂闻推开门,宋源看到一位男子正坐在主座右手边的位置。
听到动静,那人抬起头来。
他眉眼不宽,眼尾微垂,鼻樑端正,鼻尖略圆,嘴唇正抿著。
北平食府的包厢门被轻轻推开,檀木的幽香与茶香交织著扑面而来。
宋源跟在张颂闻身后,目光扫过包厢陈设。
墙上掛著一幅水墨画,案几上摆著青瓷瓶,一束斜插其间的枯枝显的颇有意趣。
“终於来了,等你们好久。”略带沙哑的男声响起。
宋源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著中式立领外套的男子起身。
他的脸不算俊朗,但透著一股踏实感,面对张颂闻时脸上堆起笑容。
“路上有点堵车,耽搁了一阵。”张颂闻笑著迎上去,与对方拥抱。
宋源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著这位前辈。
他认出了这是戏骨级演员张驛,去年凭藉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他叫宋源,我的学生。”张颂闻侧身介绍,“小宋,这位是张驛,我的好兄弟。”
宋源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张老师好,我是宋源,很高兴认识您。”
他的声音不卑不亢,眼神直视对方。
张驛的目光在宋源脸上停留片刻,带著审视的意味,但他精湛的演技可以保证不被旁人发觉。
很快他笑著点头:“听颂闻说起过你,確实是个帅小伙。”
三人落座,服务员开始上菜。
宋源注意到包厢的灯光经过精心设计,明亮柔和,恰到好处地烘托出食物的色泽。
“小宋,你刚拍完一部戏?”张驛一边为两人斟茶,一边隨口问道。
“是的,刚杀青不久。”宋源双手接过茶杯,轻声道谢。
张颂闻接过话茬:“小宋这次表现不错,导演夸他有悟性。”
宋源谦虚道:“是张老师教得好,还有剧组前辈们的指点。”
“你这学生倒是谦虚,不像现在有些年轻人,当上主演人就飘了。”张驛感嘆道。
“他不一样。”张颂闻抿了口茶,“我能看出来,他现在真喜欢上表演了。”
服务员陆续端上招牌菜:臻享鱼子酱烤鸭,色泽金黄,表皮酥脆。
地中海翘虾毛血旺红艷诱人,香气扑鼻;八月丹桂酥皮虾摆盘精美,宛如艺术品。
“来,动筷。”张颂闻招呼道,“这家烤鸭一绝,皮脆肉嫩,小宋尝尝。”
宋源夹起一片鸭肉,蘸上特製酱料,入口果然酥香满溢。
他注意到两位前辈的用餐礼仪极为讲究。
张颂闻夹菜时手腕沉稳,举止端庄;张驛则细嚼慢咽,每一口都品得认真。
“对了。”张驛放下筷子,看向张颂闻,“上次电话里说那个角色,我觉得可以再收一点。”
张颂闻若有所思地点头:“太外放反而削弱了力量感,对吧?”
“就像平静海面下的暗流,表面波澜不惊,內里却汹涌澎湃。”
宋源安静地听著,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他推测两人在討论某部戏的角色塑造。
“小宋。”张颂闻突然转向他,“一个表面温和內心极度复杂的角色,该如何把握表演尺度?”
“他的內心敏感、自卑又自信自负、聪明且偏执。”
宋源已经习惯了张颂闻隨时隨地的提问。
他放下筷子,认真思考了几秒。
“我觉得可以藉助细节传递內心活动,比如眼神微妙变化,或者手指无意识的小动作。”
他顿了顿,“张老师教过我,最高级的表演往往是最克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