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传道授业解惑(下)(1/2)
“你想明白就好,我们换个话题。”
张颂闻起身活动:“听说你拍了部青春剧?”
“嗯,《如此可爱的我们》是一部校园题材的轻喜剧。
“我饰演男主谈宋。”
“感觉如何?”张颂闻啜了口茶,目光一直停留在宋源脸上。
“刚开始觉得很简单。”宋源放下茶杯,“毕竟我刚高中毕业不久,自认为演学生就是本色出演。”
“但真正开拍后才发现...”
宋源组织著语言:“刚开始我很困惑,谈宋和我年龄相仿,性格也有相似之处,但演起来反而比那些反差大的角色更难。”
“哦?”张颂闻挑眉。
“因为太像了,反而容易混淆。”
宋源回忆著当初的想法:“后来我发现,谈宋对黄橙子的感情比我任何一段真实经歷都纯粹。”
“他没有我的顾虑和犹豫,喜欢就是喜欢,坦坦荡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想起田曦微那双小鹿般的眼睛。
“我得把属於宋源的东西剥离出去,才能让谈宋活起来。”
张颂闻的茶杯停在半空,这个回答超出他的预期。
多数新人演员还在模仿阶段,宋源却已经开始思考角色的纯粹性。
宋源让他感到惊喜,更加確定了之前的打算。
他微微点头,示意宋源接著说下去。
“猫叔教了我很多镜头语言。”宋源眼睛发亮。
“比如用浅景深突出人物孤独感,用手持镜头增强追逐戏的临场感。”
“但最难的还是...”
他皱起眉头,像是在寻找准確的表达:“如何在镜头前保持真实。”
“摄像机一开,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这样演对不对』,反而把您教的『真听真看真感受』给忘了。”
张颂闻眼中闪过一丝讚许,宋源已经触碰到了表演的核心困境——技巧与真实的平衡。
“看来你没白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张颂闻放下茶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书脊已经开裂。
“说说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宋源翻开自己的那本,指著第56页的標记:“演员必须相信舞台上发生的一切。”
“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以前我总考虑观眾会不会信,导演满不满意,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我自己信不信。”
他继续翻到第120页:“还有这个『情绪记忆』的概念。”
“拍告白戏时,我调动了自己生活中的感受,既期待又害怕搞砸的忐忑,但把强度放大了几倍。”
“因为谈宋比我勇敢,他的感情没有杂质。”
张颂闻在书页上轻轻摩挲。
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读懂了理论,还能结合实践反思,这种悟性在新生代演员中实属罕见。
他想起前辈宋丹的电话:“这孩子是块璞玉,您多费心。”
现在看来,何止是璞玉,简直是尚未雕琢的和氏璧。
“理解得不错。”张颂闻压下心中的讚许,语气依然平和,“但斯坦尼体系的核心不止於此。”
他翻开书的第三章:“通过有意识的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这才是最高境界。”
“就像书法家苦练楷书,最终写行书时才能挥洒自如。”
宋源身体微微前倾:“您是说,基础训练要变成肌肉记忆?”
“不止。”张颂闻摇头,“技术是船,情感是海。”
“船造得再结实,没有海也到不了彼岸。”
他站起身:“来,做个练习。”
宋源立刻放下书跟上。
张颂闻把他带到排练厅中央,从道具箱里取出一个空相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