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凝三魂、定七魄(2/2)
好在今日便是十日之期,有钟胎相助,多半可推演出一张完美的方子。
子时,一片乌云不知从何处来遮掩月光,余安祖窍灵台传来一声钟鸣。
余安精神一震,自静修中醒来,心神沉寂,幻化钟杵,敲响钟胎。
一个时辰后,余安自悟道中清醒,面带喜意,眸子亮的惊人,丹方之惑已解,且藉此机会,丹道修行更进一步,大量丹道感悟涌上心头。
钟胎之力从未让余安失望过,只是隨著余安修为越发精深,所学日渐增长,十日一个时辰的悟道却是越发的不够用了。
今日悟道时间多数用来感悟丹道,余安本想藉助此次机会参悟五行相生相剋,推演出一式五行法术,却只能作罢,嘆息悟道时间宝贵,完全不够用。
不过余安却不气馁,即使无有钟胎悟道相助,以己之悟性才情,无非多几日功夫而已。
“今日已是七十日了,距离百日还有三十日。”
“以我目前修行进度而言,大约还需五六日便可突破至练气九层,届时便可准备筑基,二十余日倒也足够。”
“这些日子日日饮用灵茶滋养魂魄,凝三魂定七魄、点燃魂火炼就神魂倒是无碍,无须费大量时间资源去打磨魂魄。”
“此刻又推演出一张方子,以五十年陈酿猴儿酒为君药,自可洗炼精气神三宝,省却许多水磨的功夫...足够了,时间绰绰有余。”
余安心中思忖,自觉准备充分,若无意外,有九成概率足以完成百日筑基,如此,当初大放豪言欲要百日筑基也不算妄言。
余安心中大定,静下心继续修行。
如此五日,余安如预料那般,练气八层功行圆满,顺利突破至练气九层。
至此,练气境修行已经走到了尽头。
余安並未急著打磨魂魄,而是继续修行《混元一炁法》,温养法力、先天一炁,直至两日后,法力圆润,运转之时无有晦涩,余安便知,时间却是到了。
今日夜晚,余安修行以来首次未曾入定修行练气,静坐在院中六角凉亭,只是放空心神,不思不想,心神不在此中,不在彼岸。
《混元一炁法》不过短短三千道文,却微言大义,道尽练气玄妙。
这却是《混元一炁法》末篇所记载打磨心神的秘法,待得心神圆润,便可以心神引动先天一炁为引,牵引潜藏寄宿在血肉深处的魂魄。
这一坐便是六个时辰,自明月高悬至第二日正午时分,歷经阴阳交匯,日夜交替。
待得大日高悬,余安自不思不想妙境中醒来,只觉念头圆润,心神饱满,无有掛碍,便知时机已至,引动先天一炁融入血肉游弋。
三魂者,胎光位於灵台与双肩,是为天魂;爽灵游离体外,是为人魂;幽精位於气海丹田,是为地魂。
七魄者,尸狗位於头顶,是为天冲魄;伏失位於眉心,是为灵慧魄;雀阴位於咽喉,是为气魄;吞贼位於胸口,是为力魄;非毒位於肚脐,是为中枢魄;除秽位於下腹,是为精魄;臭肺位於会阴,是为英魄。
人之三魂七魄之所在,入院启蒙道经自有记载。
余安只需按图索驥,召回人魂,以先天一炁感应並约束三魂七魄,凝为实质,再牵引於灵台中。
后只需点燃魂火,將三魂七魄熔炼为一,便可成就神魂。
昔日天衍神钟初步演化雏形时,余安祖窍灵台便已开闢,这些日子又日日以灵茶壮大魂魄,且又有钟胎相助,魂魄凝实,早已功行圆满,足以点燃魂火,省却许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