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求战(求追读!)(1/2)

秦嘉授首后,其麾下联军皆被刘项势力所瓜分,但碭郡的天並未因此放晴。

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空的,不再是曾经摇摇欲坠的张楚大旗。

也不是秦嘉那面滑稽的楚假王名號,而是楚地的过江猛虎和沛县的陆地蛟龙。

项羽率领著他那支令碭郡闻风丧胆的铁骑如猛虎下山般其势汹汹,行霸道事以壮大自身。

碭郡东部数个富庶的县邑都在其威势下束手就擒,稍有反抗的皆被少年將军悬掛头颅於城外,用恐怖完成了稳定度的上升。

他的到来,对於那些在乱世中首鼠两端,心怀故国的楚地豪右而言,不啻於一场天降的甘霖。

项氏一族,在楚地以武人身份已然积威百年,项燕將军更是楚国抗秦时最后的战魂。

这份血脉中自带的荣耀,是任何草莽英雄都无法比擬的无形资產。

尤其是项羽以如此亮眼的表现登上舞台时,对於那些对秦朝统治本就不满的宗族的影响甚至大於大泽乡內的不屈怒吼。

因为陈胜吴广们想要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种乎,可这些宗族思考的则是秦法严苛下对自身权力的限制。

於是,无数乡豪,游侠与旧吏纷纷带著族中私兵与粮秣前来投效项羽。

其在留邑置下的临时府邸一时间竟也是车水马龙,重现秦嘉时的盛况。

他们跪伏在这位年轻的重瞳子面前,献上的不只是忠诚,更是对一个旧时代的追忆与期盼。

项羽对此欣然接纳,却也带著一种与生俱来的倨傲。

他將这些新附之军打散重编,以楚军旧制整合成新的兵团。

其规模在短短半月之內,便如滚雪球般膨胀至近万人。

而碭郡另一势力则如赤龙潜渊般,將目光伸至项羽所不能及之处。

刘邦在收拢了秦嘉降卒与东阳寧君的部曲后,兵力亦扩充至近万之眾。

但他並未像项羽那般急於略地与获得投效,而是选择了另一条更为务实的道路。

他命曹参率领主力,对困守在碭郡郡城的司马夷军形成对峙之势。

本人则带著樊噲与一眾亲信,亲自奔走於碭郡西部的各个乡亭之间。

他不像项羽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主打下层路线。

他走进田间地头,与那些惊魂未定的老农一同蹲在田垄,用最粗俗的乡语咒骂著暴秦的苛政。

他走进破败的村社,將钱粮分发给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孤儿寡母,亲自为战死的乡勇扶灵送葬。

刘邦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件事:我刘季是和你们在一起的。

这份发自骨子里的亲近与认同,对迷茫的流民而言却远比豪族的呼喝要来的更加亲切。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很快,无数对未来感到迷茫的青壮与那些被战火磨礪出凶性的亡命之徒,都自发地匯聚到了刘邦的旗下。

他们或许没有精良的甲冑和久经的武艺,却有著保卫家园的决心。

於是,在项羽无法触及的角落,刘邦的势力如同扎根於深土的树根,坚实而又顽强地扩张著。

所有有识之士都明白,当这两股力量合拢时,他们的目光必將投向那座孤城,用战爭完成最后的整合进程。

只不过,期待战爭的並不只有刘邦和项羽两支力量,此刻城內的司马夷同样需要一场战爭。

不仅需要一场战爭,更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自身摇摇欲坠的帅位。

郡城之內,一片死寂。

作为碭郡的治所,这座城池曾是秦朝威严的象徵与延伸。

高耸的城墙与严整的街巷,无不彰显著大秦帝国的秩序与力量。

但此刻,这份威严早已被城外连绵不绝的营寨和飘扬的各色反旗所取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