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飞船(2/2)
再进入到预定空域后,科尔操纵著飞船瞬间锁定数千公里外预测的標靶。
那是一块厚度达到一米,模擬重型战舰装甲的高纯度碳化硅复合装甲板。
“自由电子雷射炮,目標標靶!发射!”
命令下单,舰艏的两台自由电子雷射號瞬间激发。
两道肉眼看不见的高能红外雷射束,顷刻间便跨过虚空精准聚焦在標靶中心。
被雷射命中的区域,瞬间被加热到数千摄氏度的高温。
坚固的碳化硅材料,在热熔蚀和热应力的双重作用下,就像被热刀切过的黄油。
一秒不到的时间,就被融穿出一个直径半米的孔洞。
观察区边缘还能发现,有明显的融熔和晶化痕跡。
“光纤雷射阵列,模擬拦截高速目標群!”
科尔切换测试项目,隨即地面上早已准备好的火箭迅速发射,从四面八方朝飞船接近。
与此同时,飞船周深的八台光纤雷射阵列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调整方向。
瞬间锁定多个不同方位高速袭来的目標。
儘管这些目標平均每秒速度高达15千米,但火控系统依旧在微秒內完成目標的分配和跟踪。
只是一剎那,共计16个目標瞬间被摧毁。
眼见效果如此绝佳,科尔的主意识略微波动了一下,隨后开启最终测试
“电磁轨道炮,实弹射击预备靶,开始!”
飞船轻微调整方向,舰艉的隱藏炮口划开,修长的电磁轨道伸出,迅速完成充能隨后发射。
一道刺目的亮光闪过!
钨合金穿甲弹以每秒20千米的恐怖初数拖堂而出。
数秒后,数百公里外,一艘大型且覆盖著厚重装甲的氦气飞艇被瞬间击中。
剧烈的爆炸形成一个完美的火球。
而携带著巨大动能的穿甲弹,依旧余威减,甚至都直接命中地表。
所產生的动能和超压,將地表的泥土瞬间掀起。
“基础测试结束,自由电子雷射炮,穿透力、聚焦速度、能量利用率均超过设定指標!”
“光纤雷射阵列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多目標处理能力,满足进防御需求!”
“电磁轨道炮初速、毁伤效果、充能时间完全符合预期。”
“飞船推进系统稳定,失量喷口灵活!”
简单的测试下来,这艘星火级飞船基本达到设定之初的要求。
之所以说是基本,那是因为在测试过程中科尔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这些数据虽然达標,但测试项目以及次数太少,需要再进行大量反覆测试,才能收集到足够的实战数据。
其次是飞船的发射速度太慢。
儘管经过改造后的约翰斯顿环礁已经具备发射宇宙飞船的能力,但受限於发射影响,每个月最多发射三次。
如此低的频率,显然不足以满足科尔的需求。
“奥丁,將太空电梯和星港的建造提升一个等级,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內完成建设,实现飞船大量起降要求!”
“收到,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