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新书(2/2)
敲下“eumenides”这个名字时,那份扭曲的正义带来的冰冷决绝感如影隨形;描述“罗飞”的反应时,刑警面对规则被公然挑衅的震惊、愤怒与凝重也瞬间附体。
这种深度的沉浸,確保了“復刻”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后涌动的情绪风暴与灵魂震颤。
大脑如同最高效的信息处理器。
“未来”的文本信息流在“镜中人”技能的梳理下,被精准拆解、排序,再通过指尖流畅地转化为屏幕上的字符。
情节的推进、逻辑的链条、人物的反应……原作者耗费心血构建的精密体系,被他完美地在这个时空重现。
书房里异常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发出的清脆“嗒嗒”声,稳定而富有韵律。
屏幕的冷光映照著他专注的侧脸。
他心无旁騖,屏蔽了高考的余波与外界的纷扰。
眼前只有屏幕上跳动的光標,以及脑海中那部正被逐一唤醒的、来自未来的杰作。
在这个由代码和文字构筑的空间里,他是最精准的传递者。
《死亡通知单》那以韩少虹为起点的、冰冷而充满张力的復仇序曲,正通过他的指尖敲击,在这个安静的夏日午后,悄然降临於世。
陈锋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號。
屏幕上,《死亡通知单》的开篇部分大约五万余字,涵盖了“韩少虹死亡通知单”引发的巨大波澜。
罗飞初期的艰难调查、以及eumenides那令人胆寒的“审判”逻辑初露端倪已经完整地呈现出来。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將文档打包,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远在魔都的“妖僧”陈存。
邮件正文只有简洁的一行字:“新书开头,请斧正。陈锋。”
魔都,榕树下编辑部。
陈存刚结束一个冗长的选题会,揉著发胀的太阳穴回到自己堆满书籍和稿件的办公室。
他习惯性地刷新著邮箱,当看到“陈锋”的署名和新邮件时,眼睛一亮,疲惫感瞬间消散了大半。
“这小子,高考刚结束就开新坑?效率够高的!”陈存嘟囔著,带著一丝期待点开了附件文档。
他对陈锋的才华是认可的,《那些年》的成功就是明证,但新书题材是犯罪悬疑?
这跨度有点大,他內心其实带著一丝审慎的怀疑。
文档打开,標题跃入眼帘《死亡通知单》。
他端起手边的浓茶喝了一口,开始阅读。
十分钟后。
陈存端著茶杯的手僵在半空,眼神死死钉在屏幕上,忘记了喝茶。
二十分钟后。
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身体微微前倾,眉头紧锁,呼吸不自觉地屏住。
半个小时后。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刚从深水中浮出,后背不知何时已惊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放下早已冰凉的茶杯,手指有些颤抖地滚动著滑鼠滚轮。
“这……这……”陈存喉咙发乾,想说什么,却一时找不到合適的词汇。
震撼!
纯粹的、巨大的、如同海啸般的震撼!
这与他熟悉的、陈锋笔下那清新感伤的青春校园风截然不同!
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冷硬、阴鬱、充满压迫感的敘事风格。
开篇那份“死亡通知单”的设定,简单、直接、却带著令人毛骨悚然的仪式感和宣战意味!
eumenides(復仇女神):尚未正式露面,仅通过冰冷的通知单和精准的“审判”逻辑,就营造出巨大的神秘感和压迫感。
那种隱藏在都市阴影下、以私刑执行“正义”的设定,既疯狂又带著一种诡异的、令人脊背发凉的“合理性”。
罗飞:这位刑警支队长形象极其扎实。
陈存能清晰地感受到罗飞面对规则被公然挑衅时的愤怒、职业本能带来的沉重压力、以及那份抽丝剥茧、试图理解“审判者”逻辑的执著。
他不是脸谱化的英雄,而是一个在巨大压力下挣扎、充满真实感的硬汉。
开篇几万字,围绕韩少虹案,节奏张弛有度。
调查的困境、eumenides留下的蛛丝马跡,暗示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布局能力、警方內部的压力与分歧……环环相扣,悬念叠起。
尤其是对案发现场、调查过程以及那份“通知单”带来的心理衝击的描写,充满了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和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更让陈存心惊的是这部作品展现出的社会批判深度和人性拷问的野心!
它不仅仅是一个刺激的犯罪故事,它直指法律与私刑的边界、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永恆悖论、社会不公引发的极端反弹……
eumenides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现有秩序最尖锐的质疑!
这种深度,在当下的网络文学乃至传统出版领域都极为罕见!
“天才!这他妈绝对是天才之作!”陈存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把旁边路过的编辑嚇了一跳。
他眼中闪烁著狂热的光芒,之前的审慎和怀疑早已被拋到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