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改革方案(2/2)

“让她继续睡吧。”刘辩抬手拦住女御长,宫里反正没事,既然有瞌睡,那就好好睡一觉,没必要扰人清梦。

“唯。”女御长低声应了下来。

“昨天我答应她—”刘辩又將昨天蔡琰的请求说了一遍,让女御长处理这件事。

“臣遵旨。”女御长行礼应了下来。

出了却非殿,扑面而来的寒风让刘辩有些不舒服的眯了眯眼睛,適应过后也就朝著嘉德殿走去,今天是百官休沐的时间,但是需要他处理的公务还是一样多,他原本也可以有更多的空閒时间,但是已经习惯了忙碌的刘辩並不想给自己放假。

看著面如寒霜的女御长,醒来的蔡琰知道自己闯大祸了。

“赶紧洗漱。”女御长並没有直接发火,天子没有说话,她也不好直接对蔡琰惩治。

蔡琰麻溜的起身,她是陛下的女人不假,但是女御长这样的高阶女官不是她能招惹的,哪怕她时常侍寢也是一样,女御长一句话就能毁了她。

“陛下对尔等甚为宽厚,但是宫里的规矩就是规矩,陛下可以不在意,你们还是要將规矩记在心里,这是在保护你们。宫里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守规矩才能保证——”女御长对看侍奉的宫女们说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女御长话语里到底在说谁。

正在洗漱的蔡琰一句话都不敢说,她只觉得一切都糟糕透了,她就不该提那个请求,本来一切都好好的,说完以后就变得很糟。

洗漱过后的蔡琰顶著一张秀气的脸庞,跟其他宫女一般规规矩矩地站好,听著女御长的训话。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在这里站著了。”女御长说完后,对著所有宫女说道。

“唯。”一片鶯鶯燕燕之声,蔡琰也跟著应了下来。

看了蔡琰两眼,女御长並没有再单独训斥,直接带著蔡琰朝著嬪妃居住的地方走去。

“陛下命臣准备”回到小院子,女御长將刘辩嘱咐的事情说了出来,表示蔡琰需要什么都可以通过她来解决。

“多谢御长。”蔡谈小声说道,將自己要借阅的书说了出来。

“好自为之。”女御长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这边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说完也就直接离开。

看著女御长离开的身影,蔡琰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大哭,她好像將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

刘辩並不清楚后宫里的事情,宫里没有事情能够瞒住他,但是也得看他想不想知道,他也不可能每天去接受一堆垃圾信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

“臣等拜见陛下。”陶谦、黄忠、高顺等军队高层行礼拜见。

“都起来吧。”刘辩抬手示意眾人起身,隨后让眾人坐下。

“这段时间大军陆续归营,加上年前徵召的那批將士”刘辩也说出了自己叫大家前来的原因,西园军那边到了该变革的时候,眾人拾柴火焰高,他一个人在那里瞎想也不可能將所有事情想的面面俱到,军队的直接管理者也是这些高级將领,他们的意见也很重要。

“这是步兵校尉给朕的奏疏,大家也都看一看,看完以后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刘辩让眾人都翻看一下摆在案上的抄本,他对高顺的方案还是比较满意的。

所有人也都翻看起面前的公文,嘉德殿副殿也变得很是安静。

“陛下,臣有奏。”陶谦看完以后,第一个说话。

“中郎將请讲。”刘辩示意陶谦直接陈奏。

“陛下,西园军本就是陛下亲军”陶谦並不赞成这个方案,大汉之前並没有常备军,將领手里並没有军队的直接指挥权,即便是常设的大將军,全国最高军事统师,能够直接直接指挥的军队也不过大將军营的三千余军队。

可是眼下这个方案里,直接由高级將领指挥的军队就超过一万人,这带来了极大的不確定性以及危险性,若是有人带兵作乱,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损失,陶谦不觉得这样的方案可以接受。

眼下西园军的確十分庞大,但都是是各管各的,互不统属,可能会显得很繁琐,但是安全啊!

陶谦觉得西园军如今的配置就很好,各州刺史手里的確有一部分军队,但是洛阳这里有足够镇压这些將领作乱的力量,加之一年一次的轮换,已经可以避免有人拥兵自重,同时又能確保镇压各地叛乱,这样就已经很好,再也不用改了。

大將军也完全没有必要设立,毕竟过去朝廷在洛阳的军队不过一两万人,皇城旁边的北军完全可以对大將军形成制衡,如今西园军这么多人,设立大將军也会成为取乱之源。

別的不说,陶谦的眼光还算不错,明白如今这种情况下,再度设立大將军这个最高军事统帅完全没有必要,京师附近庞大的军事力量绝对不能落入其余人的指挥,只有天子直接指挥这支军队才能保证安稳。

“中郎將所言朕已清楚,诸卿可还有其他意见?”刘辩並没有直接驳回陶谦的陈奏,陶谦说的確实也有道理,只是局势还会发展,朝廷的常备军也会越来越臃肿,现在这种模式绝对不行。

另外他也需要文武分离,一个人不能既统政又领军,眼下这种方案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之后肯定要文武分离。一旦文武分离,那就得確保文不会压制武,军队得有一批將军確保军队的领导权。而且军队也需要一条明確的晋升路径,现在这种局面下,中郎將可能就是军队將领的顶点,比两千石的职位不说跟方石的人对话,就是跟真两千石的人对话也显得上下分明,那就必须得设立將军。

“臣有奏!”身为当事人的高顺站了出来,他写这封奏疏也不容易,不能就这样被批驳下去,而且这是陛下对他的要求。

“准奏。”刘辩示意高顺直接说。

“臣以为朝廷久未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过去以北军为主,发生战事则徵召军队,自然可以避免长期设置將军,眼下西园军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作战任务”高顺並没有直接反驳陶谦,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还是需要天子决断,攻计他人並不会让天子喜欢。

“前汉时期亦有常备军,可是將军依旧是战时设立,无战则免”陶谦也没有跟高顺驳斥,依旧是摆事实讲道理,拿出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前汉也是汉!

前汉时期的军队建设也给了大家一定的思考,世祖皇帝也吸取了前汉时期的经验,改革了前汉时期的军事制度,废弃了关东之地的军事能力。过去那种全民可战的制度在天下大乱时显得太过恐怖,不管是谁都能拉出来一批敢战能战的军队,这种局面不能再次出现,於是便出现了如今大汉的军事制度。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合適的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如此。

而制度这种东西,是用来保下限的,確保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不错的运转。而自光武中兴以来这一百多年的歷史也表明,光武皇帝的制度建设確实做的不错,维持住了朝廷在濒临崩溃时朝政和军队的合理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