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勾结朋党(2/2)

三个两千石的设置肯定不是他们可以决定人选,两千石这个级別其他人都只有推荐权,任免权完全握在刘辩手里。

朝会之上,太尉卢植再次就徵兵问题陈奏,表示这件事必须得推行下去。

这一次周忠並没有起身反对,他已经接受了这个结果,太僕黄琬的反对在卢植面前溃不成军,

黄琬频频將余光警向周忠,你现在这个时候怎么怂了?

黄琬並不清楚天子究竟与周忠说了什么,但是他现在可以肯定周忠已经被天子说服,周忠並不会反对这次的徵兵安排。

“诸卿谁还有意见?”刘辩见卢植大获全胜,再次问向群臣。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由太尉负责,之后向各郡县下达詔令,准备徵召敢战之士。”刘辩等了几息,见没有人回话,也就將这件事確定下来。

“臣遵旨。”卢植拱手应下。

“臣有奏。”卢植再次上奏。

“太尉请讲。”刘辩示意卢植直言。

“臣奏日:”卢植这一次陈奏的事情是关於各刺史手下军队的轮换问题,诸多军队都已经在外一年有余,现在西园军之中尚有一部分军队从未出动,现在要对各刺史手下军队进行轮换,一方面是让军队得到休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一直待在西园中的军队得到锻链。

卢植说的是实话,但是现在派兵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增加各刺史手中的兵力,確保徵收算税工作的顺利进行。即便有人起兵反叛,增加的军力也能快速平叛,不用等朝廷再慢悠悠的派出大军。

“可。”这一次刘辩没有询问群臣的意见,直接答应了下来。

徵兵需要群臣同意,但是派兵可就不用跟群臣商量,军权全部握在他手里,军队给养问题也全部由他负责,他完全可以直接决定。

再说了,卢植的理由光明正大,群臣想要反对也没有什么理由。

儘管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派出军队是为了什么,但是轮换部队就是师出有名,谁敢说朝廷这样做的真实理由?

你难道说关东有人要起兵?

没有人能够承担这个责任!

司隶校尉贾翊陈奏,由汉阳郡守傅燮接任并州刺史。

“诸卿以为如何?”刘辩將这个问题拋向群臣。

“臣有奏。”侍御史刘岱站了起来。

“准奏。”刘辩直接说道。

“臣以为”刘岱反对这个任命,理由也很简单,董卓就是凉州人,现在还由一个凉州人接任并州刺史,虽然不违反三互法,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能让凉州人长期占据一个位置,更別说还是刺史位置。

贾翊看了一眼身边的刘岱,隨后拱手说起他举荐傅燮的理由:“傅南容——“

傅燮很能打,当初跟著皇甫嵩一起平定颖川黄巾,而且傅燮是北地边將出身,眼下并州局势糜烂,需要一个可以震异族的將领出任并州刺史,眼下傅变就是不二人选。

刘岱还是不同意,大汉那么多人,难道缺一个凉州人就不行了吗?大汉那么多士人,难道都不如一个凉州人?依他之见,这就是贾谢在勾结朋党—.

地域歧视!

刘岱反对这个任命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域歧视,他看不上凉州人,哪怕傅燮也算是名土,但是凉州出身已经决定了他的上限,更別说傅燮还是舞刀弄枪的凉州人。

嘘!

大家没想到刘岱竟然会对贾翊发难,这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预料。

贾翊那是什么人,陛下最亲近的臣子,陛下最重视的臣子,天子身边的护卫直接调拨给贾翊当护卫,日常出行可都有禁军保护,满朝文武除了贾翊谁还有这个待遇?

虽然是凉州出身,但是大家都觉得贾翊三公有望。

人家贾翊也真的卖命,无论是监斩袁氏,还是徵收赋税,贾翊也都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大家对贾翊能够得到天子的重视也是心服口服。

他们是真的不敢干这样的事情!

没有人想要得罪贾谢,先不说天子对贾翊的重视,光是贾翊司隶校尉的身份就能让大部分人熄了这个念头,贾翊没有怎么弹劾过人,但是只要弹劾,那天子绝对就会拿下。

结果现在刘岱居然真的开始招惹贾翊,还是以勾结朋党的名义去攻计贾谢,如果真的坐实,贾翊丟官免职都是轻的。

刘辩眯了眯眼晴,这不是在攻计贾谢,这是在给他上眼药呢!

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对贾翊的偏爱,大家也都清楚贾翊的发言大多得到了天子的指示,现在贾谢推荐傅燮也是如此,刘岱是真的不清楚还是別有用心!

大多数朝臣原本正襟危坐的身影更加挺直,眼观鼻鼻观心的等待著事態的发展,天子肯定不会容忍这件事,而且贾翊的举荐也没有什么过失。都是凉州人,只不过贾翊是武威人,傅燮是北地人。

“竟有此事?不知侍御史可有证据?”刘辩肃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