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少府改革(1/2)

第233章 少府改革

司隶校尉府派出了名不见经传的卫凯负责宣读陈王刘宠的罪名,大大小小一共六十七条罪名。

“经查,陈王刘宠完全背弃汉家血脉,从未真正忠诚於天子和朝廷,毫无忠君意识,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政治品行极为卑劣,投机钻营,利令智昏,为达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妄图起兵谋反,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利慾薰心,无视朝廷崇尚俭朴的精神,生活奢靡享乐,长期违规占用百姓土地扩建王宫,长期霸占百姓田地以为私產..

与前陈国国相骆俊组成政治团伙,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在重大问题上弄虚作假、欺瞒中央,

危害朝廷统一;妄议朝廷大政方针,长期结交多名与陈蕃、竇武、李膺等政治犯私交甚密的政治骗子,造成恶劣影响;长期违规领用和製造强弩,对纪法毫无敬畏,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擅权专断,恣意妄为,造成严重恶劣政治后果前陈国国相骆俊在朝廷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官吏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严重破坏陈国境內政治生態,贪婪腐化,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財物;协助陈王刘宠进行谋反,

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对普通百姓实行拉壮丁等一系列令人髮指的罪行陈王刘宠与前陈国国相骆俊严重违反国法纲纪、构成严重职务违法並涉嫌谋反,性质特別恶劣,情节特別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春秋》《九章律》《朝律》等有关法律詔令,经宗正署、司隶校尉署、御史台等有关部门研究並报天子审议,废除陈王王爵;刘宠三代以內尽诛,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刘宠与其子孙开革宗室身份;除陈国设立陈郡,陈郡所辖范围与陈国一致;骆俊三代以內尽诛,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卫凯宣读过程流畅,声音抑扬顿挫,出色的完成了朝廷交给其的任务,正装出席的刘辩也微微点头,其他的先不论,光是能一次性读完这么长的公文就是一种本事。

各部门长官隨后確认朝廷詔令,得到天子的允许后,血腥的场景再度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腰斩与斩首最大的区別就是人不会立即死去,受刑之人还要经歷很长一段时间的折磨。

哀豪声不绝於耳,刘辩稍稍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目光平静的看著前方。

等到监斩完毕,刘辩踏上车驾返回皇宫,有司官吏开始收拾现场,如果不儘快处理血腥味没几天是散不了的。

“臣卫拜见陛下。”卫跟著贾翊来到嘉德殿拜见天子,躬身行礼。

“起来吧。”刘辩抬手示意卫题起身。

“今天的任务完成的不错,贾卿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等卫起身,刘辩夸奖了一句卫,又夸了一下贾翎。

“多谢陛下称讚,臣不敢当。”卫凯这会儿大脑有些空白,他还是第一次覲见天子,原本的种种预想这会儿全部消失,卫凯只剩下本能的回应。

天子的確年少,但是天子的威名可是如雷贯耳,无论是明是昏,所有人都得承认刚刚继位不久的天子已经极具威严,许多人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

天子抓了那么多达官贵族进去,压著那么多人吐出了几十亿钱,但是没有一点动静,洛阳城里平静地就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就好像这件事理所应当,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哈哈哈,我又不会吃人,坐下说话吧,喝口水压一下。”刘辩笑了起来,示意卫直接坐下。

“臣遵旨。”卫拱手答道。

温热的水湿润了有些乾涩的嘴巴,卫凯也慢慢“活”了过来。

刘辩並没有询问卫凯什么治国之道,亦或是跟卫凯探討律法问题,自顾自地跟贾翊聊起了朝政,回顾过去的一些政务,交代一下之后的工作重点,卫凯只有旁听的资格,没有发言的权力。

毕竟卫凯的级別太低了,的確能从基层事务见微知著发现朝廷的问题,但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得站在高处,卫凯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他提出的办法无非又是大方向的概括,那些话是个朝臣都能说,刘辩也不缺这样的劝諫。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朝廷的常態,换来换去还是那些人做官,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谈何容易?

刘辩现在的工作就是搞钱、搞军队、恢復天下州郡的生產生活,儘量减少没有生活来源的流民数量,让局势稳定下来才能討论別的事情。

“臣拜见陛下。”过了一会儿,钟也来到了嘉德殿。

“起来吧。”刘辩有些隨意的指了指左手边的席位,示意钟坐下说话。

“谢陛下。”钟说罢,用余光看了一眼卫凯,隨后来到席位坐下。

“我想对少府动手,你们两个都执掌过永安宫的事务,之后这件事也交由你们二人一同处理。”刘辩开口说道。

少府的主要职责范围就是国有企业的控制,但是现在的控制方式无疑是有点粗糙的,永安宫在少府的运行模式上又有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刘辩也就打算对少府进行改革。

之前不改革是因为国库没钱,如果贸然进行改革短期內必然是会造成少府上缴利润减少,之前朝廷是真的缺钱,刘辩也不敢隨便动手。

现在国库充盈,少府的利润上缴减少一些也没事,在这笔钱完之前,少府的改革必然能见到一些成效,利润上缴也能增加国库所用。

少府上缴的多了,民间的税收暂时就能少一点,流民和隱户的產生就能少一点。

“臣遵旨。”贾翊和钟对视一眼,隨后拱手说道。

刘辩的改革方式还是和邮传系统的改革一样,就是將少府所辖各部门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生產集团,以前的那种大锅饭、小规模的生產模式都要废除。

永安宫的產业集团已经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能性,大规模生產模式確会带来更多的无谓损耗,

但是也增加了生產效率,也是因为看到了永安宫模式的可行性,刘辩才能放心对少府进行改革。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刘辩的决定向来都是如此。

等到刘辩三人商议完对少府的改革,已经到了宫禁快要关闭的时间,刘辩也没留下几人在宫中过夜的打算,隨即就准备让三人离开。

卫凯在一旁听的如痴如醉,这是大汉最顶层的会议,商议的內容是大汉的顶层制度设计,这是卫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场所,他只感觉设计这套制度的人简直就是个天才。

“听贾卿说你犹善律法,少府的改革里肯定少不了律法发挥作用,回去之后好好想想该如何將律法与少府改革联繫在一起。”临走前,刘辩对卫凯说道。

“啊?”卫一愣,这里还有他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