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海內名士(2/2)
刘宏的心思也在这封詔令里,这些人都是海內名士,但是这些人的学术背景古文经学、今文经学都有,古文经学一直都是乡野之学,始终没有登上大汉的官方学术理论。
现在他给出了这样的诱饵,让古文经学登上朝廷的台面,学习古文经学的人肯定会忍不住这样的诱惑,这是歷代多少人梦霖以求的东西啊!
刘宏没指望所有人都能应徵,像陈纪的父亲陈是才去世,他肯定是不会应徵的,但是只要有人应徵,那士人团结一致对抗朝廷的局面就会瓦解。
刘宏很满意自己的操作,但是土人反手就给了他一耳刮子,他下令徵召的十四人没有一个人应徵!
太子打了胜仗又如何,我们依旧不甩你刘家的面子,我们就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离婚,必须离婚!
刘宏有些哑然,有些愤怒,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挽回这个局面,他想给刘辩留下一个不那么烂的烂摊子,但是却无法做到。
“陛下。”张让有些胆战心惊的承受著刘宏的注视。
刘宏想要弄死张让这些宦官,倒不是因为这些宦官贪赃枉法之类的东西,而是他现在要借用这些宦官的人头。既然士人诛宦的想法如此强烈,那他交出几个宦官给这些士人,让士人的怨气不要那么大。
但是真要杀了这些宦官,那他可就真的没人可用了,一个护不住手下的老大不会让人效忠,他之后即便再启用宦官,也不会有人给他卖命,毕竟大家都知道刘宏有卖手下的先例,谁敢保证未来自己不会被卖?
况且他一旦这样做了,就被土人逼到了墙角,土人们之后也会直接將矛头指向皇帝,刘宏倒不怕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毕竟他也没多长时间可活了,可是將来的皇帝是刘辩,他不能继续给刘辩挖坑了。
即便要交出张让等人,也得等到刘辩继位,刘辩不是张让他们的主子,交出这些人不会影响別人效忠刘辩。
刘宏犹豫许久,还是放下心中的杀意,让张让內心舒了一口气,
刘宏杀宦官不是一次两次,过去权势最大的王甫不就是被刘宏一道旨意全部赐死,连同家眷一起被杀。
张让他们也是內心彷徨,局势变成了这个样子,刘宏在的时候他们还能活命,等到太子即位的时候他们文该怎么办?
刘宏起身,朝著嘉德殿走去,今日还有朝会。
前城门校尉赵延已经被御史们搞了下去,城门校尉作为掌管洛阳十二城门的主官,自然不可能空置,朝臣举荐朱偽接任城门校尉一职!
朱偽因为镇压黄幣有功,所以被任命为右车骑將军,但是之后他母亲去世,朱偽也就辞官回家守孝,结束二十七个月的守孝期之后,朱偽回到朝廷继续当官,朝廷一时之间没有合適的岗位,所以朱偶也就被任命为光禄大夫。
刘宏同意了朝臣的举荐,士人们团结一致的结果就是他不断后退,宦官一方的人已经被驳斥的话都说不出来,他除了答应还能做什么?
朱偽成为了城门校尉,群臣並没有满足,刚刚接任司隶校尉的张温站出来举荐盖勛担任京兆尹盖勛是太子的人,他们也不清楚太子府的人为什么都对诛宦避之不及,仿佛进了太子府就不是士人一样。
袁绍也曾试图拉拢盖勛参与诛宦大业,但是被盖勛严词拒绝,同时表示你们这些人赶紧迷途知返,不要做这种事情。
既然拉拢不了盖勛参与诛宦大业,掌握禁军的盖勛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那他们也就只能將盖勛踢到一边,防止盖勛坏了大事。
凉州人不可信!
皇甫嵩、盖勛、傅燮都证明了这些凉州人跟他们这些士人不是一条心,那就將这些人继续排除出核心集团。
凉州人无疑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他们无法参与到朝廷的爭斗之中,唯一一个参与到宦官与士人爭斗的段潁,即便战功赫赫,也免不了一杯毒酒赐死的下场。
斗爭失败的一方也牵连不到凉州人身上,他们自然也不会跟宦官有什么深仇大恨,自然无法理解內地土人强烈的诛宦想法。
在凉州人看来,宦官跟內地土人都一样,都在排挤歧视他们凉州人,从段潁的经歷中凉州人也知道谁都看不上他们这些粗鄙的凉州人,都是利用完就放弃,他们自然也不会轻易投靠一方。
刘宏有些沉默的看著张温,张温手持板站在群臣中央,隨后又有不少人起身表示盖勛无疑是京兆尹的最佳人选。
他们没办法找到机会罢免盖勛,那就让盖勛高升,京兆尹这个职位无疑很適合,让盖勛离开禁军。
刘宏有些想念刘辩,若是太子在的话,他定然能够出面制止这一切,盖勛是太子的人,想要让其挪位置肯定得经过太子的同意。
“臣有奏!”河南尹陈琳站了起来太子府的人就大猫小猫三两只,现在若是不出言,让盖勛被赶出朝堂,太子回来之后肯定认为他没能力,陈琳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准奏。”刘宏有些欣喜,他儿子留下的人还是很有用的,最起码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群臣侧目而视,陈琳十分坦荡的站在原地,只要太子不发话,他这个河南尹的位置坚如磐石。
“臣举荐司隶校尉接任京兆尹一职。”陈琳並没有去反驳这些人举荐盖勛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是溢美之词,若是驳斥这些理由那就是打脸盖勛,他要做的就是搅乱局势,让这些人无法达成赶走盖勛的目的。
举荐盖勛的那些人自然不会同意,隨后就提出张温才刚刚接任司隶校尉,现在又突然换人恐有朝令夕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