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海內名士(1/2)
第148章 海內名士
“张公坐吧。”刘辩接过捷报,隨后温声说道,
张延毕竟当过三公,所以刘辩对他的称呼也是带有尊敬性质的张公,这无关权威不权威,这只是对一个老臣的尊重。
“多谢殿下。”张延拱手说罢,直接坐在了刘辩下首位置。
一封四平八稳的奏报,刘辩看完之后也没有再进行修改,直接拿出自己的太子印和將军印盖章,隨后將其放到案上,等一会儿张延离开的时候將其带走,让人送到洛阳。
“张公以前可曾来过幽州?”刘辩看向张延。
“未曾来过,如今也是跟隨殿下第一次来幽州,体会了一下幽州的风土人情,只是如今幽州残破,若不是殿下领兵,恐不知几时才是平定。”张延思考了一下,隨后说道。
“哈哈,张公过誉了,朝廷上下人才济济,换个人过来领兵也是一样的结局。”刘辩笑著摆摆手,隨后说道。
“只是幽州的情况確实不是很好,三都太守连同护乌桓校尉一同被杀,百姓也遭遇劫掠,此时也需要一位能够安抚人心的长官让幽州恢復稳定。”刘辩接看说道。
张延在朝廷里晃悠了几十年,也听明白了刘辩的意思,这是要让他出任幽州刺史,以怀柔手段安定幽州上下。
老实说,虽然张延已经被罢免三公,但是出任一州刺史还是有些低了,三公再次起復基本都是两千石打底,幽州刺史虽然权重,但是位不高,甚至在名义上还是御史中丞的手下,张延如果不接受刘辩也只能另寻他人,並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张延沉默几息,刘辩以为张延不会同意,也就打算跳过这个话题,结果张延还答应了!
刘辩有些欣喜,张延的威望、名声和能力担任一个幽州刺史那都是绰绰有余,老头能够答应出任幽州刺史那纯是给刘辩面子。
张延答应下来的理由也很简单,如今朝廷局势有些波云诡,他也知道刘辩回京之后肯定会有斗爭,一旦回到京城,以他的身份必然会参与其中,他也有些厌倦里面的纷爭,反正两个儿子都在殿下手里做事,他参不参与都不要紧。
张延带著捷报走了,虽然已经確定他担任幽州刺史的事情,但是他还得过段时间才能担任幽州刺史,更何况刘辩还在幽州,这段时间自然得是由刘辩掌控幽州政务。
任命一名官员肯定得有正规手续,不可能私自任命,即便他任命的官员所有人都认,但是程序就是如此,太子带头破坏程序,那手下的人自然也得有样学样。
与此同时,几个鲜卑部落也遭到了劫掠。
公孙瓚和徐荣没有追上素利,而且这已经接近鲜卑腹地,这些乌桓人也很少来这里,继续追下去的话会有迷路的风险,公孙瓚和徐荣也就带著乌桓人停下了脚步,顺手把周边的鲜卑部落劫掠一空。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边境上向来如此,大汉的边军也从来不会傻乎乎的守在边境等待鲜卑入寇,而且朝廷的粮日益稀少,还得经过上级刮一层油水,边军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
为了不让手下造反,边军也会借著练兵的名义劫掠鲜卑部落,一来可以练兵,二来可以削弱鲜卑人的力量,三来也能让士卒得到养家餬口的钱粮,上面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手又把土卒劫掠来的牛羊马匹抽一次水打了胜仗自然得有所赏赐,当宗员带著大军返回卢龙塞的时候,刘辩也下令搞赏三军,將战利品全部登记入册,拿出钱粮收购劫掠来的牛羊马匹,钱粮如同流水一般散去。
收购这些牛羊马匹是一个价格,將这些牲口带回內地售卖又是一个价格,这里面的利润很大,
但是一般人没有这个能力去干这种买卖,能干这种买卖的手上必须得有足够强大的武力,恰好刘辩手上掌握的就是如今大汉最强大的武力。
幽州大捷让朝廷上下为之一惊,太子不仅平定了幽州叛乱,还顺手又消灭了一万多鲜卑人?
紧隨其后的就是喜悦,胜利本就能让人欣喜,更別说这还是外战胜利,汉人已经许久没有从鲜卑人手里討到便宜,这次的大捷更能振奋人心。
朝会之上,刘宏也多了几分从容,刘辩在外面打了胜仗,也能让他的操作空间扩大许多。
一个掌控朝政十余年的皇帝无疑是一名权术高手,刘宏的权术水平也很高,但是隨著士人的摊牌,他施展权术的空间一下子就难以辗转腾挪,毕竟刘宏也需要藉助士人的力量来统治大汉天下,
底下人不跟他干活了,刘宏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也不敢以强硬手段去对付这些士人,毕竟人家已经心有不满,现在要是还施展强硬手段,那就是在逼迫人家造反。
而如今刘辩带来的大胜让刘宏能够再次施展权术,缓和与士人的关係,军事力量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最强后盾,现在刘辩已经证明了大汉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给如今的大汉安上了一枚定海神针。
詔曰:顷选举失所,多非其人,儒法杂,学道寢微。处士荀爽、陈纪、郑玄、韩融、李楷等,耽道乐古,志行高洁,清贫隱约,为眾所钟,其以爽等各补博士。
刘宏下詔徵召海內名士十四人为博士,自己后退一步,表示自己知道错了,过去我误会你们了,党你们是我不对,我现在补偿你们,你们士人都是大好人,原谅我吧,以后大家好好过日子,想要以此试图缓和与士人的关係,试图恢復已经破裂的感情。
大汉的博士可不是后来的博士,这些博士比学阀还学阀,掌握著大汉的官方释经权,一个家族想要以经传传家,如果没有一个博士打底,別人可不会承认你家的家传经书。
郑玄名为经神,但是等他死后,郑家也算不上以经书传家的家族,因为他没有大汉官方授予的博士身份,他家自然无法掌握释经权。
而现在,刘宏下令徵召郑玄为博土,就是將释经权交给这些人及其家族,以这种利益交换来换取土人的投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