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战实验室和科技前哨站(2/2)

作战实验室:这才是真正的科研加速器!它能根据指挥官的明確思路和目標,对一项装备进行有方向、有计划的技术叠代和演化升级。比如林振凯提出一个具体改进指標,实验室就能围绕这个目標展开多轮虚擬测试和技术突破尝试,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其搭载的辅助系统可以直接识別自然语言,更好的辅助指挥官。

最让林振凯心跳加速的是它的解析能力!它可以尝试对红警体系中本身就存在,但通常需要更高科技等级才能解锁的部分超级科技原型进行分析!解析完成后,可以使得红警中超级武器提前部署。

“这才是我需要的!”林振凯心中想到。过去那些因为技术瓶颈或时代限制而无法实现、只能停留在图纸和幻想中的“军迷梦想”,在这个神奇的作战实验室里,终於有了化为现实的坚实平台!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具体的构想。比如,pw1216发动机计划——这是记忆中87年中巴“超七”(“梟龙”的前身)项目启动时,鹰酱普惠公司提出参与竞爭的三个发动机方案之一。但这个pw1216方案,本质上是將鹰酱50年代末成熟的j52涡喷发动机,结合涡喷13发动机的加力燃烧段技术搞出来的一个“技术嫁接”方案。纸面数据:军用推力5400kg,加力推力7425kg,推重比6.6。然而,这个方案最终仅仅停留在纸面论证阶段,从未进行到实际的工程开发。

现在这个方案可以现实的关键点在於,国內拥有j52发动机。

在之前的安南战爭中,有几架鹰酱的a-4攻击机在靠近华夏的区域被击落,残骸落到了我们手里。虽然整机损毁过於严重,维修厂也无法修復为一架损毁惨重的a-4攻击机,但维修厂发现其搭载的j52发动机本身损毁相对较轻,已经完成了对该发动机的成功修復!同时也完成对j52发动机的逆向测绘工程。现在j52的完整技术图纸和实物都已掌握!

为什么不让现有的国內科研院所去尝试仿製j52甚至发展pw1216呢?

现在由於基地的出现,导致他们的现在任务排得满满当当!更重要的是,国內航空发动机的根基在於对毛熊体系的深刻理解和持续仿製改进。从早期的涡喷-5、涡喷-6,到当前的涡喷-7/涡喷-13系列。苏联的r13发动机就是在更早的r11(涡喷-7的原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术路线一脉相承。

反观j52,这是另一套基於鹰酱工业体系、设计哲学、材料工艺、製造规范和检测標准的產物。国內对这个体系极其陌生,毫无工程积累。如果从头啃j52的製造体系,所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可能会远超国內在参照设计r13设计wp-13和包括在wp-13的基础上改进增推的方案!

而作战实验室的出现,完美地绕开了这些现实障碍!它可以直接利用基地修復获得的j52发动机图纸和涡喷13加力段的图纸,再结合林振凯脑中清晰的pw1216概念蓝图,在虚擬环境中快速模擬和优化组合,直接“手搓”出可投入工程製造的完整设计方案!整个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將被大幅压缩甚至直接跳过!

不仅如此,林振凯脑中灵光一闪,这个作战实验室的研发能力,还能在接下来与艾利逊发动机公司引进项目的谈判中增添一些底气。他完全可以由作战实验室完成对涡扇9发动机的改进,不再依赖艾利逊发动机公司的技术。

而且还可以与罗罗的谈判时,提前通过作战实验室对涡扇9发动机进行深度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技术预判。这无疑能在谈判桌上增加重要的砝码和底气。

不过,林振凯不想过分依赖作战实验室来直接改进斯贝!他的核心目標,是利用这个合作项目的机会,儘可能多地塞人进入罗罗公司的斯贝项目团队进行深度学习,为国內系统地培养出一批掌握西方先进发动机设计、製造、管理理念的核心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作战实验室的分析成果,更多是作为撬动谈判、爭取有利条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