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追读!)第一百一十五章:登基(1/2)

新帝登基,虽因千秋节已大操大办及太上皇禪位之故,不宜过分铺张,然国之根本,在於正名。

礼部在张九龄的亲自督导下,夜以继日,依照《大唐开元礼》中的《皇帝加元服仪》及禪位相关典制,紧锣密鼓地筹备。

吉日选在十月初八,据司天台测算,乃紫气东来、黄道吉日。

是日,长安城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自承天门至太极宫,旌旗招展,甲冑鲜明的禁军士兵沿街肃立,气象森严。

百官身著崭新的朝服,於卯时初刻便已按品级序列,静候於太极宫承天门外。

天色未明,李瑛身著绣有山、龙、华虫等九章纹的袞冕礼服,率文武重臣,先赴南郊圜丘祭天,后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

燔柴升烟,奠玉献帛,钟磬和鸣,颂唱庄严。

李瑛亲自诵读祭文,文采斐然,歷数列祖列宗之功业,表明承继大统、克绍箕裘、平定叛乱、再造太平之决心。

香菸繚绕中,其身影挺拔,声音清越而沉稳,颇具帝王威仪。

辰时正,吉时到。庄严的礼乐大作,李瑛换乘玉輅,在卤簿仪仗的簇拥下,自朱雀大街缓缓驶向承天门,百姓於街道两旁伏地跪拜,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至承天门前,玉輅止,李瑛下车,步行穿过宏大的门闕,步入皇宫。丹陛之上,文武百官躬身相迎。

穿过重重宫门,抵达太极殿前广场。

殿前设香案、宝案。

李瑛於殿前再次焚香祷告后,由张九龄、李适之前导,一步步登上太极殿那高高的、象徵著至高皇权的龙墀丹陛。殿內,那张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九龙金漆宝座,已然虚位以待。

李瑛於御座前转身,面向殿外百官。

阳光透过殿门,为他周身镀上一层金边。

此刻,他不再是太子,而是即將君临天下的帝王。

张九龄趋步至殿前玉阶之上,展开早已备好的、由太上皇用印认可的禪位册书与即位詔书,运足中气,朗声宣读。

其声洪亮,迴荡在广阔的宫殿广场之上:“惟开元开元二十五载,十月初八日。太上皇詔曰:咨尔皇太子瑛,睿哲聪敏,仁孝英武,朕倦勤畏暑,欲高蹈於羲皇,况神器之重,允属元良,今传皇帝位於尔,尔其勉膺歷数,懋建皇极,无忝我高祖、太宗之休烈,布告遐邇,咸使闻知!”

詔书宣读完毕,確认了权力交接的法理依据,紧接著,便是最为核心的加冕仪式,礼部尚书上前,高声唱喏:“请加皇帝冕旒!”

两名预先选定的、德高望重的宗室亲王光王、鄂王上前,一人捧起那顶垂著十二串白玉珠的玄色冕冠,另一人小心翼翼地为李瑛戴上,整理好缨带。

十二旒白玉珠在额前轻轻晃动,稍稍遮蔽了视线,也增添了几分天威难测的威严。

加冕之后,便是授璽。

传国玉璽盛於金盘之中,由高力士捧上。

李瑛双手接过那方沉甸甸的、象徵著天下权柄的玉璽,高举过顶,示於百官,然后郑重置於御案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张九龄、李适之的带领下,殿內殿外,所有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各国使节,齐刷刷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海啸般席捲整个宫城,震耳欲聋,直衝云霄。

李瑛端坐於宝座之上,目光透过晃动的冕旒,缓缓扫过下方跪伏的眾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