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我要节制天下兵马(2/2)
百官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兴庆殿的殿顶,他们跪在地上,头颅低垂,姿態恭敬,言语恳切,然而那匯聚在一起的意志,却如同无形的巨山,轰然压向龙榻上那个孤立无援的老人。
李隆基彻底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张著嘴,看著眼前这片“恳请”他退位的臣子海洋。
他原以为那日广场上的逼宫,只是太子一党的孤注一掷,却万万没有想到,短短三日,甚至在他昏迷之时,满朝文武,竟几乎全部倒向了太子。
大势……已去,真正的滔天大势,已然形成。
李瑛站在一旁,冷眼旁观著这一切,看著父亲脸上那震惊、难以置信、最终化为绝望和灰败的神情
他微微俯下身,凑到李隆基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细语:“父皇,您看,这皇位,可不只是儿臣一人的黄粱美梦。是他们……是这满朝文武,是这天下大势,要求儿臣坐上去。”
“儿臣,也只好勉为其难,顺应天命人心了。”
他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冰冷,带著一丝毫不掩饰的威胁:“请父皇退居太上皇之位,於兴庆宫中颐养天年,儿臣必以天下养,保您富贵荣华,安享晚年。倘若父皇依旧执迷不悟,不肯写下禪位詔书。”
李瑛的目光扫过殿外,语气轻描淡写,却令人毛骨悚然:“那儿臣也等得起。只是儿臣那些好弟弟们,还有好些个呢。只要他们一个个都不在了。”
“迟早,也只能由本宫来接替这大唐皇位吧?只是到时候,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这段骨肉相残的悲剧,儿臣就不得而知了。”
李隆基猛地转头,死死盯著近在咫尺的这张脸,这张既熟悉又无比陌生的脸。
那眼神中的冷酷、算计,完全不是他记忆中那个虽有能力却仍带著几分青涩和克制的儿子李瑛。
李隆基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彻底瘫软在龙榻之上,眼中最后一丝光彩也熄灭了。
他闭上眼,两行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用尽最后一点气力,发出一声微弱却清晰的嘆息:“好,朕准奏,当著满朝文武,朕將皇位传於皇太子李瑛,钦此。”
张九龄立刻带头,以头触地,高声喊道:“陛下圣明,此乃大唐之幸,万民之福。”
“陛下圣明!”
李瑛也一同跪下来:“儿臣领命,定不负父皇所望。”
颓首坐在床榻上的李隆基,突然抬起头来盯著李瑛,仿佛想要看穿藏在这具躯壳里的究竟是谁。
“你……你不是二郎。”李隆基的声音颤抖著,带著极度的恐惧和困惑,喃喃道,“告诉朕,朕的二郎去哪里了?”
李瑛闻言,缓缓直起身,脸上露出带著几分戏謔的笑容,他並没有回答这个触及灵魂的问题。
他转身,面向跪满一地的文武百官,声音恢復了平日的清朗与威严:“父皇已深感诸位臣工之忠忱,亦体恤天下百姓之望。既如此,本宫,不,朕与诸臣便不打扰太上皇清修了。”
说罢,他率先转身,向著殿外走去。
文武百官立刻起身,恭敬地分为两列,为他让开道路,簇拥著他们新的皇帝,离开了这座刚刚完成了大唐最高权力更叠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