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握紧钱袋子(2/2)
“儿臣....遵旨。”李瑛的声音恢復了表面的平静,他深吸一口气,话锋一转,“然则,王鉷既死,户部侍郎一职关乎天下钱粮赋税、千秋节用度支应,不可一日空缺,恳请父皇,速择贤能,填补此缺,以安財政,保庆典无虞。”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更是当务之急。李隆基脸色稍缓,沉吟道:“嗯....户部干係重大,確需得力之人,太子可有合適人选举荐?”
李瑛早有准备,从容道:“儿臣以为,括州司马李邕,清正廉明,精於吏事,先前也曾在户部任职,更曾歷任地方,熟知钱粮运转。由他接掌户部,再合適不过,相信他定能整肃积弊,不负圣望!”
李白早已向李瑛推荐李邕,他既有本事又无派系,与李林甫敌对,当年被外放至括州心中肯定激愤不已,断不会背叛自己投向敌人。
李邕?此人虽非李瑛嫡系,但素有名望,更非李林甫党羽,而且此子马球打得不错,当年和吐蕃使团一战,建功不少,李隆基对他印象不错,略一思索,觉得此人倒是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折中人选:“准奏。即日起,擢李邕为户部侍郎,总领户部事务!”
“谢父皇!”李瑛躬身,这虽非他最终目標,但至少斩断了李林甫一党对户部的直接掌控。
“至於工部尚书,一时未有合適人选,裴耀卿在建筑仓廩、治理河渠、改革漕运多有建树,便先由他暂时担起这副担子。”李隆基很明白裴耀卿正直之人,不屑於党同伐异,这也算双方都已接受的人选。
“遵旨。”这在李瑛的意料当中,工部尚书炙手可热,当年李隆基之所以同意牛仙客出任此位,便是认为牛仙客无大志、不爭不抢,断不会做出格之事,算是个盛世的庸才。
又是该死的平衡之术,但千难万难也算是將六部当中钱袋子牢牢握住了,接下来发现人才,择机將自己人安插到各部,直到一切尽在掌握当中,这个皇位一定顺理成章落到他的手里,今日他李瑛受到的侮辱,来日定要千百倍討回来!
此时殿外,传来了李林甫那苍老而平板的声音,正对著聚集的朝臣,诵读著那份充满“识人不明”、“驭下无方”、“痛心疾首”等套话的“罪己书”。
那声音透过厚重的殿门传来,如同丧钟,敲在李亨和他党羽的心头。
他们没输得太惨烈,牺牲了一个王鉷,保住了李林甫这棵朝堂上的顶樑柱,显然是极为值当的。
他们也看到了李瑛迈出殿门的那挺拔而坚韧的背影,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这位监国太子是何等的“料敌先机”,先发制人又是何其之快,在这位太子面前,李林甫老道却也老迈,他们的心里那桿秤已经微微出现了反方向的倾斜。
人性本如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只在时势。
李瑛没有理会殿外那虚偽的诵读声,也没有去看李亨財狼般的眼神,更没有理会群臣当中那些卑躬屈膝的做作神態。
他只是转过身来微微垂首,对著御座上的李隆基,姿態恭谨,再叩首,隨后目光却穿透了这金碧辉煌的紫宸殿,投向了风起云涌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