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卷江湖录,留名二十人(1/2)
永徽六年,是大唐歷史的一个转折点。
六月,高宗李治因王皇后杀害小公主,决意废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反对,唯独李勣以“陛下家事”为由赞成李治。
十月,王皇后、萧淑妃被废,李治立武昭仪为后。
反对立后之人,无论是朝中重臣,还是军中督帅,无一不遭斥贬,除了长孙无忌、褚遂良,还有裴行俭,由长安令贬去西州都督府,当了一名长史。
裴行俭不仅是河东裴氏的上任家主,也是大唐歷史上熠熠生辉的名人,武庙七十二將中唯一以文职入选的將领。
正是他炼出了第一炉散元丹,成为天下武者梦寐以求的神药。
“婉儿姑娘的意思是,《江湖录》的出世,与永徽六年的政变有关。”
“谁知道呢?总之,永徽六年的年末,世家与门派都收到了一卷《江湖录》,上面不仅写著二十人的名字,还记录了他们的武功,也就是见到这卷江湖录后,世人才知道这些强者究竟到了何等恐怖的程度。”
“除了我师父,其余人都是谁?”
身为卢照邻的弟子,裴湛自然知道《江湖录》,但他数次问起时,师父都不愿细说,只是告诫他,那本捲轴是挑起天下纷爭的祸害。
裴湛理解师父,师父不愿自己追求那些虚幻的名声,更担心自己贸然找上那些老怪物,从而丟了小命。
“留名者……”
上官婉儿欲言又止,她望向窗外的夜色,似乎幽静的夜空中,有什么东西窥视著这里似的。
半晌之后,她將手中的早已冰冷的茶,学著裴湛一口饮完。
“名单第一位,是早已仙去的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
“《江湖录》与天后册立有没有关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名单横空出世,不仅震动了整个武林,也震动了大唐朝廷,因为《江湖录》上的第一个留名者,就是太宗皇帝!”
这回,裴湛也诧异了。
“上面说,太宗皇帝平生所学的那门武功,叫做《皇龙武典》,更要命的是,这门武典失传了!”
上官婉儿的语气越来越急促,显然失传的《皇龙武典》曾在宫中引起过轩然大波,可李世民连皇位都传给了李治,有何理由不把绝世神功传给儿子呢?
他沉吟道:“莫非,这也是长孙无忌的死因之一?”
上官婉儿讚许地点点头。
“《江湖录》的出现,让高宗与武后震怒万分,可无论他们怎么查,都查不出撰写江湖录的幕后者,更找不到《皇龙武典》的踪跡。”
“名单上除了太宗皇帝,还有哪些人?”
“总共二十人,又称为一帝、二隱、三侠、四宗师、十名流。”
一卷江湖录,留名二十人。
从此,这二十人成了大唐江湖不可逾越的高峰。
裴湛眼中闪动著灿然光芒,那是对强者的致敬,更是对武道巔峰的嚮往。
他轻轻重复著:“一帝、二隱、三侠、四宗师、十名流。”
“你很幸运,尊师就是十名流中的一位,今日看到了你的剑术,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师父巔峰时能吸纳三十六道剑气,在下却只能吸纳区区十二道。”
“若我记得不错,尊师与崔曄一战时,应是二十七岁,你还有时间追赶甚至超越他。”
“这的確是在下的目標。”
上官婉儿笑了笑,问道:“都说囚剑是偷窃他人剑气,可天下间照著你师父法子去练的人,从来没有成功过,你道为何?”
裴湛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確的答案。
只有师父说过自己是天生的剑种,所以才能练成囚剑术。
“婉儿姑娘觉得为何?”
上官婉儿朝著墙壁上悬掛的刀鞘看了一眼,“我曾听那把刀的主人说过,是剑心的差异,只有无垢的剑心,才能容纳天下剑气。”
“我师父练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