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周常任务(2/2)
李长庚沉浸在木衍桩的流转里,指尖的暖意刚走完最后一道经脉,形成一个完整的周天,收势的剎那,便听得身后传来清冽的女声,带著几分客气:“你可是长庚师弟?”
转过身,见那女子已走近几步。
藕荷色的劲装在晨光里泛著柔和的光泽,腰间的银链隨著动作轻轻摆动,虽无铃声,却自有股利落的气度。
李长庚抬眼望去,心头莫名一动,这女子好生不凡。
藕荷色劲装衬得她身姿挺拔,眉宇间带著习武之人的利落,却又透著几分寻常武者少见的清润气度。
目光不经意扫过她的双手,只见指节圆润,掌心光洁,拳锋处更是细腻得不见半点老茧,连寻常人做家务留下的薄茧都没有。
李长庚心里顿时有了猜测。
这般手相,绝非常年打桩练拳的模样。
想来定是家境不俗,平日里练拳后能用珍贵药膏养护,才能將这双练过武的手保养得如此细腻。
他们这些寻常人家的弟子,哪有这等条件?
日日扎桩、练拳、打熬筋骨,拳锋掌缘的老茧是一层叠著一层,磨破了结痂,结痂了再磨破,到最后便成了厚厚的硬茧,像是手上裹了层铁甲。
李长庚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手掌,不过短短几日苦练,拳锋处已泛起一层薄茧,虽还不及师兄们那般厚实,却已是实打实的练武痕跡。
收回目光,对著女子拱手行礼:“弟子李长庚,不知师姐是?”
那女子闻言,微微頷首,语气平和:“我是穆青玉,忝为內院弟子。”
“今日来寻你,是有內院的事务需你一同去办。”
李长庚这才恍然。
他倒忘了,武馆內院不比外院,既享了额外的福利,比如更宽敞的住处、能借阅更多拳谱,自然也有相应的规矩。
內院弟子每周內都需强制执行一个任务,这是继续留在內院、享受那些特权的前提。
而这些任务,通常是两人一组,由一名老生带一名新生,美其名曰“老手领路,新人长见识”,实则也是让老生提点著些,免得新人莽撞误事。
李长庚拱手应道:“原来是穆师姐。不知此次任务是……”
穆青玉从腰间取下一块竹牌,递给他:“是桩官府托办的凶杀案。”
“城南张记布庄的掌柜一家三口遇害,现场勘查的捕快说,死者身上有拳劲震裂骨骼的痕跡,绝非寻常盗匪所为。”
她顿了顿,语气沉了沉:“更要紧的是,据线报,案发现场附近曾出现过一袭黑衣人影,出手间带起的劲风,已临近先天境的力道。”
“官府那群捕快应付不来,便托武馆派人协助追查。”
李长庚接过竹牌,只见上面用硃砂写著“张记布庄命案”几个字,旁边还標註著“凶险”二字。
“这种涉及武者行凶的案子,本就不该由凡人捕快接手。”穆青玉收回手,指尖拂过腰间的银链,“咱们的任务是查清凶手身份,若遇上了,能拿下最好,拿不下也得摸清对方的路数,回稟给馆里和官府。”
穆青玉看了眼天色,晨光已漫过演武场的石栏,她收回目光道:“案子的具体卷宗在官府那里,咱们明日一早便去衙门取材料。”
她语气平稳,带著几分叮嘱的意味:“你今日好生准备一下,把该带的傢伙什都备齐了。”
“虽说只是去查案,但对方既是临近先天境的武者,保不齐会遇上什么变数,多一分准备总是好的。”
李长庚点头应下:“多谢师姐提醒。”
穆青玉没再多言,只道了句,“明日辰时在此碰面”,便转身离去。
藕荷色的身影很快融入练武的人群中,腰间银链一晃,铃鐺依旧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