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內院弟子(二合一)(1/2)

李长庚望著院角被风颳得打旋的雪沫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著掌心。

陈霄那廝的帐,迟早要算。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稳稳噹噹进了內院。

內院毕竟不同,住的是不漏风的砖屋,吃的是掺著米糠却管饱的热饭,每月还有微薄的月例能攒著。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比在外院当学徒强太多。

更重要的是身份。

进了內院,便是武馆正经栽培的弟子,旁人再看过来时,眼神里总会多几分顾忌。

就像前一世见过的那些商行掌柜,哪怕家底薄些,掛著个“掌柜”的名头,也比寻常伙计少受些刁难。

內院的门槛,便是道无形的屏障。

陈霄那类人,纵有齷齪心思,对著內院弟子,总不能像拿捏学徒般隨意。

只要他能站得高些,那些明里暗里的麻烦,自然会少去大半。

还有这两个月太关键了。

仙苗选拔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他得沉下心来,一边把武道的底子打牢,一边护著姐姐安稳度日。

等熬过这阵,进了內院,有了底气,再回头看那些腌臢事,或许根本不值一提。

李长庚深吸一口气,將心头那点波澜压下去。

进了內院,才算真正在这武馆里有了立足之地,才能让姐姐少些惊惧,多些安稳。

至於其他的,等站稳了脚跟再说不迟。

念至此,李长庚收了收心,准备去找刘管事,说下进內院的事。

刚走两步,就见刘管事从帐房方向快步跑来,脸上堆著难得的热络笑意,老远就扬声喊道:“长庚!长庚!你可真了不得!”

他跑到李长庚面前,喘了两口粗气,拍著他的胳膊道:“刚收到消息,掌门他老人家听说你三日就把土元桩练得纯熟,特意要过来瞧瞧!”

“这可是天大的脸面,多少弟子入馆几年都没这待遇!”

李长庚微怔,没想到自己这点进益竟惊动了掌门。

正说著,演武场那头忽然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动静。

原本各自练功的弟子纷纷停下动作,目光齐刷刷投向入口处,连呼吸都仿佛放轻了些。

只见武馆掌门赵山河大步走来,身形魁梧如铁塔,虽已年过五旬,鬢角染霜,脊背却挺得笔直,一身玄色劲装衬得肩宽背厚。

而他身侧跟著一位女子,身姿高挑,穿著一身月白色的流云纹锦裙,料子是那种不染尘埃的顺滑,在晨光里泛著细腻的光泽,绝非寻常人家能得见。

李长庚心里暗暗纳罕,看赵掌门对这女子的態度,虽不至於卑躬屈膝,却也带著几分客气,倒像是……这位女子的身份,比掌门还要尊崇些?

“这便是三日练成土元桩的李长庚?”

赵山河开口,声音不高,却像石子落进深潭,在演武场里盪开层层迴响,目光精准地落在李长庚身上。

李长庚心头一凛,连忙上前行礼:“弟子李长庚,见过掌门。”

赵山河微微頷首,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语气听不出喜怒:“你既已达成后天境,今后便是內院弟子了。”

李长庚心头微动,暗自瞭然。

武者的规矩,他如今略知一二,桩法之中,任一种练至精通,气血充盈、筋骨强健,便算踏入了后天境。

唯有將所有基础桩法尽数练透,达到融会贯通、气血自生的境地,才算摸到先天境的门槛。

赵山河又侧身指了指身旁的女子:“这位是云瑶仙师,来自清虚门,此次是为仙苗选拔之事而来,顺便看看我馆弟子的根骨。”

仙师?清虚门?

李长庚心头剧震,清虚门的名头他曾听杂货铺王掌柜提过,说是北境最有名的仙门之一,门中修士能御气飞行,翻山倒海不过举手之劳。

难怪这位女子气度超凡,原来是这般仙门高人,身份自然远在凡俗武馆掌门之上。

李长庚连忙再次躬身:“见过云瑶仙师。”

云瑶仙师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没应声,那眼神里的平静,仿佛在看一株路边的草木,却又隱隱透著种难以言喻的超凡气息,让人不敢生出半分褻瀆之心。

赵山河不再多言,对李长庚道:“隨我来,传你一套技艺。”

李长庚心头一凛,连忙跟上。

他心里清楚,技艺与功法、桩法截然不同。

桩法是武者的根基,桩功越深厚,体內气血便越磅礴,如同蓄水的深潭。

可潭水再多,若没有合適的渠道引出,也难以化作真正的力量。

而技艺,便是那引渠的法子,能让人將自身实力的掌控提升一个层次。

比如原本只能发挥出三成气力,藉由技艺便能增至五成,甚至更高。

进了內院,赵山河驻足於一片青石铺就的空场,场中立著九尊半人高的玄铁桩,桩身布满深浅不一的拳印,边缘却泛著冷硬的光泽,显是被常年捶打所致。

“桩法是载力之舟,气血是舟中所载,可若不知如何掌舵扬帆,纵有万钧之力也难渡浅滩。”赵山河指尖轻抚过冰凉的铁桩,声音里添了几分凝重,“我这有套『碎岳手』,共七式,式式藏著『蓄、崩、透』三字真意,能让你摸到『力由骨发,劲透指尖』的门道。”

话音未落,身形已动。

只见他手掌虚按在铁桩上,看似轻飘飘毫无力道,下一刻指节猛地一沉,“嗤”的一声,玄铁桩上竟被按出五个清晰的指痕!

七式走完,九尊铁桩无一倖免,或凹或裂,却不见半分木屑飞溅。

“此手最难在『看似无力,实则千钧』,练的是对力道的极致掌控。”赵山河收掌而立,掌心竟无半点红痕。

“你且拿去揣摩,练透了,方能让桩功养出的气血真正为己所用。”他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兽皮谱,递向李长庚,“这便是『碎岳手』的谱子,你拿去练,日后记得换便是。”

李长庚双手接过,只觉兽皮入手微凉,上面用硃砂绘製的掌法图谱笔力苍劲,每一式都透著股沉凝的力道,看得他心头阵阵发热。

周围几个內院弟子远远望著,眼神里却藏著几分同情。

这“碎岳手”在武馆內院可是出了名的“拦路虎”,看似只有七式,实则每一式的发力角度、气血运转都刁钻到极致,稍有差池就会震伤经脉。

歷届新入內院的弟子,十个里有八个都栽在这套掌法上,轻则练得气血紊乱,重则伤了根基,再难精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