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鳩占鹊巢(2/2)
向路人问明西岳庙方位,便朝著城东行去。
-----------------
西岳庙肇建於西汉元光年间,初名“集灵宫“,原址在黄甫峪口。
至东汉永平年间迁建现址,始改今名,自此成为歷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重地。
庙中主殿供奉的“西岳金天顺圣帝君“,乃道教敕封的华山兵神,执掌人间兵戈之事。
如今这千年古庙由全真教接管,香火鼎盛,晨钟暮鼓不绝於耳。
此地北扼潼关,南控华山,实为全真教经略中原的重要道场。
无论从教务还是战略考量,朱厚熜都势必要亲临此间。
三人行至西岳庙前,但见殿宇连云,飞檐映日,好一座道门圣地!
门前知客道士见有客到访,忙上前打了个稽首。
待张宗演亮出掌教玉符,那道士顿时面如土色,扑通跪倒在地:“不知掌教真人驾临,弟子罪该万死!“
朱厚熜广袖轻拂,示意其前头带路。
不料那道士竟支支吾吾,额上渗出细密汗珠,不时偷眼瞥向庙內,似有难言之隱。
张宗演剑眉一蹙:“庙中出了什么变故?“
那道士压低声音回道:“掌教容稟,三日前来了一队蒙古精兵,强占了庙宇后院。
为首的据说是西征统帅旭烈兀殿下,刚刚剿灭了西域'山中老人'的拜火教,擒获他们的圣女,押解回朝献给大汗。“
说到这里,道士偷眼四顾,声音更低了:“隨行的是山西、关中宣抚使刘黑马,带著上千精兵。
如今后殿都被他们占了,不许香客靠近...“
朱厚熜闻言,面色骤然一沉,眸中紫气隱现。
堂堂全真掌教竟被拒於自家山门之外,任谁也要动无名之火。
但他转念一想,如今全真教起事尚在准备之中,明面上必须要保持与蒙古王庭的和睦。
若因一时意气与蒙古亲王起了衝突,岂非坏了大事?
思及此,他眼中精芒渐敛,对那知客道士淡淡道:“无妨,且引贫道去见见这位西征统帅。“
道士见掌教主意已定,不敢多言,只深施一礼,便引著三人穿过灝灵门。
西岳庙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正对华山主峰。
整座庙宇沿中轴线层层递进,从灝灵门始,经五凤楼、过欞星门、至灝灵殿,最终达万寿阁,形如一条腾跃的青龙,自山脚直上云霄。
尤其是五凤楼,筑於三丈高的汉白玉台基之上,楼高二十余丈,五重飞檐如凤展翅。
登楼远眺,但见华山五峰——朝阳、莲、落雁、云台、玉女,宛如五柄出鞘的利剑,刺破青天。
朱厚熜口中虽说拜访,却並不急於求见,反携著小龙女登临五凤楼赏景。
凭栏远眺,但见华山群峰如黛,云海翻腾,端的是一派仙家气象。
那知客道士侍立一旁,心中巴不得这位代掌教留恋美景,忘了拜访一事。
毕竟全真教『反蒙挺宋』的教旨,外人不知,他岂会不知。
若是这位代掌教年轻气盛,与旭烈兀见面后,话不投机起了衝突。
这西岳庙里,恐怕立刻就是一番血雨腥风。
直至日影西斜,朱厚熜方才拂袖下楼,向著內院缓步而去。
行至欞星门前,忽见两队蒙古精兵把守,个个顶盔贯甲,腰悬弯刀。
“站住!“一名百夫长踏步上前,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三人。
手中弯刀一横,用半生不熟的汉话喝道:“此乃旭烈兀殿下行辕,閒杂人等速速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