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鳩占鹊巢(1/2)

朱厚熜眉头微蹙,紫府中两株並蒂莲无风自动。

以他如今的修为,早已臻至“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此刻灵台示警,分明是有祸事將临。

这祸端,必是应在方才那伙紈絝子弟身上。

虽说华阴弹丸之地,未必有什么了不得的势力,但朱厚熜何等人物?

莫说是地方豪强,便是蒙古大汗亲至,也休想让他退避三舍。

“师尊?“张宗演察觉异样,轻声相询。

朱厚熜却只淡然一笑:“无妨,且看这华阴城中,能有什么龙潭虎穴。“

说罢轻抖韁绳,三人继续向城门行去。

烟尘渐散,三人策马徐行,不多时便望见华阴城墙。

这座小城依华山北麓而建,夯土垒就的城墙不过三四丈高,在夕阳下泛著暗黄光泽。

此地距潼关天险仅六十余里,早被蒙古划入版图。

城头飘扬的已非宋字旌旗,而是蒙古万夫长的狼头纛。守门士卒虽仍是汉人打扮,腰间却掛著蒙古式弯刀。

城门处几个税吏正懒洋洋地盘查行人,见朱厚熜三人气度不凡,竟不敢上前索要例钱。

三人隨著一支商队缓缓入城,行至中央大街时,正值午市最热闹的光景。

朱厚熜在十字街口驻足环视,忽见一处三层酒楼巍然矗立,门前六丈旗杆上悬著杏黄酒旗,“德裕楼“三个大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店小二在门前唱喏迎客,跑堂的端著热气腾腾的蒸笼穿梭其间。

二楼雅座传来丝竹之声,混著酒客的猜拳行令,端的是热闹非凡。

朱厚熜袖袍一挥:“就此处用膳,过后再去西岳庙落脚。“

那店小二是个伶俐的,早瞧见三人气度不凡,赶忙碎步迎上,打了个千儿:

“三位贵客可是要用膳?小店掌灶的是汴梁来的老师傅,烧得一手地道黄河鲤鱼,蒸笼里的华山松菇包子也正冒著热气哩!“

朱厚熜微微頷首,三人翻身下马。

早有马夫接过韁绳,那店小二弯腰引路,將三人让进厅堂。

但见大堂內八仙桌错落有致,墙上掛著一溜牌匾,写著本店的时令菜餚。

柜檯后的酒罈子排得整整齐齐,坛口红纸黑字写著“西凤““杜康“等字样。

正值饭口时分,大堂內人声鼎沸,觥筹交错之声不绝於耳。

小龙女柳眉微蹙,店小二何等机灵,立刻哈腰道:“楼上雅座清静,三位请隨小的来。“

踩著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上得二楼,果然清幽许多。

朱厚熜择了处临窗雅座,吩咐道:“拣你们拿手的菜餚上四五道来。“

店小二唱个肥喏,不多时便托著红漆茶盘上来,盘中一壶明前龙井,配著越窑青瓷茶盏,煞是精致。

张宗演接过茶壶,先为师尊师娘斟了七分满,自己才落座。

三人品著香茗,但见窗外十字大街上行人如织,贩夫走卒的吆喝声隱约可闻。

不多时,珍饈美饌陆续上桌。

“炸腰签“金黄酥脆,“鲤鱼焙面“是正宗的延津做法,“酿金钱髮菜“形如古钱,“温拌腰丝“刀工精细。

每道菜餚都做得色相俱全,香气扑鼻。

正一道不禁荤腥,朱厚熜虽顶著全真道士的名头,却也不拘这些。

小龙女虽素来饮食清淡,今日也难得动了食指。

三人谨守“食不过饱“的养生之道,浅尝輒止。

这顿午膳用得甚是愜意,倒也未起什么风波。

结帐后,三人牵著刷洗得毛色发亮的马匹,沿长街信步而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