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法財侣地(2/2)

道门自古推崇“洞天福地“,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皆为天地灵气所钟之处。

修行贵在清净,远离尘囂。

古人云:“小隱於野,大隱於市。“

然真正得道高人,多半还是选择深山大泽。

为何?盖因山中清气充盈,远离俗务,最宜养性修真。

当年张道陵入蜀,择鹤鸣山创教;葛洪炼丹,选罗浮山隱居。

这些前辈高道,无不是慧眼识得灵山秀水。

山中修行,晨钟暮鼓与松涛相应,朝霞夕照共云海为伴。

这般环境,自然容易收摄心神,与道合真。

然则择地也有讲究。

既要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又要交通便利,不致完全与世隔绝。

全真祖师王重阳在终南山建重阳宫,既得山林之幽,又通人间之路,故而能广纳贤才,开宗立派。

可见这“地“字诀,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既要接天地灵气,又要通人间烟火。

-----------------

对朱厚熜而言,这修道四诀中,“財“与“地“实不足为虑。

正值全真教鼎盛之时,教中田產遍布中原,信眾数以百万计,说其“富可敌国“毫不为过。

作为代掌教,朱厚熜手握教中资源,丹药、典籍、器物取用不尽,何须为阿堵物烦忧?

至於“地“,终南山自古便是修道圣地。

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

尹喜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留下楼观台千古胜跡。

此山七十二福地占其四,灵气之盛,堪称寰宇第一。

朱厚熜坐拥如此洞天福地,修行环境可谓得天独厚。

然则,“法“与“侣“二字,却令他颇费思量。

直到这次亲眼得见古墓传人小龙女,天生丽质,气质出尘。

更难得是她对自己已经情根深种。

正是他参悟大道、共赴仙途的不二之选。

是以当李志常问及时,他毫不犹豫当眾宣告二人道侣之谊。

此言一出,全真弟子无不骇然变色。

要知全真教规与正一教大相逕庭,最是忌讳道侣之事。

教中戒律森严,凡违此规者,轻则面壁思过,重则逐出山门。

当年王重阳寧可辜负林朝英一片痴心,也未曾破此戒律。

全真七子中的马鈺与孙不二,本是俗世夫妻,入道后即刻了断尘缘。

如今尹志平不过是个代掌教,竟敢公然违背祖师遗训,怎不叫人震惊?

场中弟子面面相覷,有年长者已忍不住摇头嘆息,年轻弟子更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志常脸色煞白,手中拂尘险些落地。

便是杨过初入全真,也知教规森严,不由目瞪口呆,半晌回不过神来:

“不愧是小爷选的好师傅,果然比我还要胆大包天,恣意妄为!”

“只是不知,等诸位师祖回山,又该如何收场。”

朱厚熜却神色自若,揽佳人而立。

他深知此举必將引起轩然大波,但修行之路本就讲究一个“真“字。

既然认定小龙女是助他证道的关键,又岂会因教规束缚而错失良缘?

更何况,他心中已有计较——要藉此事,彻底改革全真教中某些不合时宜的清规戒律。

改革,改革,不先改自身,如何去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