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法財侣地(1/2)

道家修行,自古有“法、財、侣、地“四字真诀。

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是千百年来修道之人用血泪凝结的智慧结晶。

修行之路,从来不是仅凭一颗诚心就能走通的。

首重一个“法“字。

修道之法门,犹如夜行明灯。

南宋末年道教虽分全真、正一两派,却各有千秋。

全真一脉,讲究“性命双修“,以丹道为根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步一个脚印。

正一宗门,则以斋醮符籙见长,科仪威仪之中暗含玄机。

修道之人若不明就里,很容易在三千六百旁门中迷失方向。

这就是“法“的重要性——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徒劳无功。

二曰“財“字。

世人常误以为修道之人就该不食人间烟火,实则大谬。

道门自古有云“无財不养道“,连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都曾感嘆::“无钱难修炼,不敢对人言,恨只恨,我无钱,昼夜告苍天。“

字字血泪,道尽修行之艰。

修道虽不贪黄白之物,却终究离不开財物支撑。

即便是辟穀修行,也需採买山间草药、时令坚果以补精气。

寻常修士,哪能真做到“不食五穀,吸风饮露“的神仙境界?

幸而自全真派兴起,道教修行由外丹转向內丹,总算为修士们卸下了沉重的財力负担。

想那外丹修行,单是一尊上等丹炉就价值连城,更遑论炼丹所需的金银汞铅等贵重材料。

昔日多少修道之士,就因財力不济,空怀大道而不得其门。

而今內丹修行,以自身为鼎炉,化天地灵气为丹材,確实为天下修士开了方便之门。

然则“財“之一字,终究难逃。

无论是云游参访的盘缠,还是修建道观的资费,抑或是印製经书的开销,哪一样不需要银钱打点?

所以说,修道也要量力而行,既要看破钱財,又要善用钱財,方是正道。

三论“侣“字。

修行路上,得一道侣,胜过独行千里。

世人常见隱士高人独居洞府,便以为修道就该离群索居,此乃知其一不知其二。

《礼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道门修行更是如此。

道侣之谊,首在共参玄机。

两人对坐论道,你解我惑,我指你迷,如琢如磨,道业自然精进。

其次在於日常相扶。

辟穀服药、调息打坐,皆需有人照应。

全真七子同修共住,马鈺善医术,丘处精通斋醮,各展所长,互为补充,方能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功业。

最要紧的是护法之责。

修行入定之时,神游太虚,肉身如槁木死灰。

此时若遇外魔侵扰,轻则功亏一簣,重则走火入魔。

昔年张伯端在终南闭关,幸得道友日夜守护,方能安然度过魔考。

可见道侣如同修行路上的明灯,既能照见前路,又可驱散阴霾。

所以说,独修如夜行险径,结伴似舟行顺流。

得一道侣,不仅生活起居可得照应,更重要的是在修行路上互相提点、彼此护持,方能行稳致远。

四说“地“字。

修行之地,犹如种子所需之沃土,关乎道业成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