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地铁站的消息(2/2)

“形象?什么形象?”陈耀豪觉得有必要提醒他谨慎行事,避免集团陷入困境,严肃认真的说道:“公司资金並不充裕,你打算怎么筹建?”

“银行方面表示愿意提供融资支持.”梁宏还想继续爭取。

陈耀豪直接打断道:“湾仔那块地皮暂时不要动,我后续另有安排。这个项目先放一放。”

提案被直接否决,梁宏並没有表示异议。他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

“明年你们原本规划了几个新项目?”陈耀豪话锋一转。

“原本有三个。您刚才否决了一个,现在还剩下两个。”祝文宇流畅地回答道。

“这两块地位置都很理想。其中一处在北角,是临海地皮,我们计划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打造我们自己的酒店品牌。”

“这么说来,我们未来將会持有酒店资產。”陈耀豪点头表示同意,说道:“梁经理。你去註册一家酒店管理公司,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日后酒店的运营管理。”

“明白。”梁宏已经习惯了老板这些出人意料的决策,並没有表现出惊讶。

“另一个项目是什么?”

“是太古山谷地块。”祝文宇接过话头回答道。

陈耀豪接著问:“这块地紧挨著太古城,太古城现在开发到哪个阶段了?”

太古城是太古集团利用旧船坞改造的大型地產项目,从1973年开始规划,分期开发住宅楼,预计整个项目需要十年时间。

“目前第一期翠湖台已经建成,推出的八栋住宅楼几天內就销售一空。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销售第二期。”

“嗯。”陈耀豪转移话题,说道:“赛西湖的销售情况如何?”

“根据祝经理的报告,年初推出的两栋楼已经全部售,平均售价每平方尺280港幣,回笼资金7280万港幣。”

赛西湖的成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一一这说明即使在位置相对较偏的太古山谷建造住宅,只要定价与太古城、赛西湖相当,销售应该不成问题。

“不错。”陈耀豪沉吟片刻,考虑到梁宏不专门负责地產事务,便没有继续深入询问。

“你既要建酒店,又要开发住宅,加上手上的均益大厦和兆兴大厦,今年总的资金需求是多少?”

“太古山谷地块面积较大,但可以通过预售楼来回笼资金,均益大厦和赛西湖也是如此。只有兆兴大厦和酒店计划长期持有,需要实际投入资金。总预算会控制在2亿港幣以內。”

按照梁宏的规划,太古山谷將建造十二栋高层住宅,加上酒店和兆兴大厦,预算大约在一亿五到两亿之间。

以和记黄埔目前的现金流来看,覆盖这些开发需求绰绰有余。

陈耀豪稍作思考,觉得用於销售的楼盘开发量似乎多了些,便问道:“目前集团旗下可以直接开发、不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地皮还有多少?”

祝文宇对答如流:“除了已经计划开发的地块外,还有六处。”

陈耀豪问了问地皮清单,这些地块大多位於市中心临海的黄金地段,適合开发高端住宅或写字楼,价值很高,只是面积稍小一些。

在香港地產商中,除了置地和太古,和记黄埔的土地储备已经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黄埔还拥有三幅大型地皮一一那是集团的宝贵资產。如果全部完成土地用途变更,黄埔的土地储备將位居行业前列。

陈耀豪暗自估算,按照目前的开发进度,除了黄埔船厂地块外,所有土地可以在五年內开发完毕。

目前正值香港房地產市场的上升期,只要开发得当,盈利不是问题。加之未来肯定还会收购新的地块,他最终点头同意了开发计划。

“现有的土地储备就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另外,和记黄埔帐面上目前有多少资金?”

“陈生,包括均益大厦和赛西湖的回款,帐上现金共有4亿港幣。扣除还款和分红部分,可动用资金约为2.6亿港幣。”

“好,这2.6亿港幣中,你预留1亿港幣给我备用。剩下的1.6亿港幣,按照计划投入到物业开发中。”梁宏回答道。

“好的,陈生。”

梁宏知道,老板既然特意留下这笔资金,必定又有了新的谋划。

“关於地块公司即將招標车站上盖物业发展权的消息,现在全港的媒体都已经炒得沸沸扬扬。

北陈耀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说道:“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招標日期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我们在香港地產界立稳脚跟的关键一战。”

他缓缓直起身,双手撑在办公桌上,语气坚决道:“这是我们证明实力、扩大影响、重塑行业格局的绝佳机会。在这样的机遇面前,犹豫就是失败,谨慎就是怯懦。”

祝文宇微微侧身,看向坐在对面的梁宏,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陈生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参与这个项目的投標?”祝文宇谨慎地开口问道。

“不是『也要”。”陈耀豪斩钉截铁地打断,右手重重地拍在桌面上,震得咖啡杯微微颤动,

说道:“是『必须拿下”。这不仅仅是一次投標,更是一场战爭。而在这场战爭中,我们只能有一个结果一一胜利。”

陈耀豪步到窗前,俯瞰著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继续说道:“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制定投標策略之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一个问题:地铁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不是他们嘴上说的,不是招標文件上写的,而是他们內心深处最迫切的需求。”

梁宏与祝文宇再次对视,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困惑和思考。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

“也许..:”祝文宇声音略显迟疑,说道:“是哪家给的利润分成更多,就选哪家?毕竟商业项目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陈耀豪转过身来,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这个想法很合理,但不够深刻。”

他走回会议桌首座,却没有坐下,而是站著说道:“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关键信息:香港地铁公司虽然是政府公办企业,但除了少数政策优惠外,它的资金、建设、运营统统要按照商业规则运作。特別是土地,需要真金白银地向政府购买。”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信息让他们消化一下,才继续说道:“你们知道这意味著什么吗?意味著他们现在最缺的不是远景分成,不是未来收益,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工程要推进、材料要採购、工人要发工资一一所有这些都需要现金,而且是立即就能动用的现金。”

陈耀豪的目光变得越发锐利:“你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们是地铁公司的总裁,愿不愿意等上一年半载才收到期房销售款?甚至慢慢收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等不起,也拖不起。”

梁宏恍然大悟,身体不自觉地前倾:“所以这意味著,传统的合作模式根本不適用?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立即提供大量现金的合作方案?”

“正是如此!”陈耀豪的声音中带著丝兴奋劲,说道:“他们需要的合作模式必须以出售为主,而且要提前支付巨额现金。这才是忽动他们的挤键。”

陈耀豪顿了顿,继续道:“目前地铁公司目前尚未正式发布招標公告,这正是我们的机会窗口。

在年底之前,公司帐上必须备足五亿港幣现金流。没有这个数,我们连参与竞爭的资格都没有梁宏立即回应道:“那我任议双管齐下:今年所售楼盘资金,全部储备起来,目標集资两亿港幣;同时向滙丰、恒生等银行申请两亿额度的亏诺贷款额度。”

他进一步解释道:“亏诺贷款可以让我们在需要时隨时提款,利息按实际动用日计算,是最適合这种突发性大额资金需求的金融上具。”

祝文宇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考虑动用部分公司债券额度,再加上现有帐上流动资金,凑足五亿应该问题不大。“

“就这么办。”陈耀豪满意地点点头,但眼神依然严肃:“我要你们立即行动起来,资金筹措上作必须在一欠月內初见成效,三欠月內全部到位。”

这次和记黄埔年中派息,陈耀豪从是为了这次忽新股。

只是不知道股民们怎么想,前脚派息,后脚就忽新股集资。

“另外,具可靠消息,7月份港府会拿出部分尖东填海地皮拍卖,祝经理,你去报一欠名,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学习一下。”

“好的。”祝文宇带著兴奋劲说道。

对於他来说,这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他知道陈耀豪內心的想法,肯定会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