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1/2)
第134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翌日,上午,中环。
陈耀豪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荣耀科技產品直营店前。
行程早已安排妥当,荣耀科技总经理张年华早早便候在门口迎接。
刚下车,陈耀豪的目光就被店门口玻璃橱窗的巨大电视墙吸引。
电视墙正播放著丽的电视的节目片段,高清画质与精彩內容引得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流连忘返。
“陈生,欢迎您指导工作!”张年华连忙上前,脸上堆著恭敬的笑。
“效果不错。”陈耀豪指著电视墙,语气平淡。
“是,陈生。”张年华赶紧接话,介绍道:“开业以来,这电视墙反响极好,市民评价很高。”
“嗯。”陈耀豪应了一声,不再多言,径直步入店內。
迎面又是一面同样震撼的电视墙,播放著丽的电视节目。
店面约800平方英尺(74平方米),设计精良,处处彰显高端、大气。
光洁的浅灰大理石地面,线条利落的哑光金属货架,精准的嵌入式灯光將每件產品映照得如同展品,空气里瀰漫著新电子產品的洁净气息。
正对门口是简洁的售后服务台。侧墙主要陈列空气炸锅等產品,但旁边竟突兀地摆放著几台样式老旧的收音机。
陈耀豪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停在角落的收音机上,脚步一顿。
“张生,这几台收音机怎么回事?你说说看。”他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变化。
“陈生,是这样,”张年华快速解释道:“直营店开业后,不少电子產品经销商找上门,希望我们代销他们的货品,包括东芝彩电这类大牌。
但考虑到与我们產品有衝突,又觉得自家品类略单一,便留下了几款打折清仓的收音机。”
“销量如何?”陈耀豪追问,手指无意识地在服务台边缘轻敲张年华语气透著一丝兴奋,匯报导:“过去一个月,店里收音机卖了150台,盈利5000港幣!
更明显的是,它带来了客流,连带电视机也卖了100台!”
“售价多少?”
“电器铺卖600港幣左右,我们只卖480港幣。”
陈耀豪瞳孔骤然收缩。这笔盈利,几乎能覆盖这间店的房租和人工!
並用折扣收音机引流,完全顛覆了他对这类“古董”行將就木的刻板印象。
“顾客来源呢?”他追问道。
“初步统计,主力不是年轻人:一是屋邨的师奶和退休阿伯阿婆,习惯听电台晨操、买菜资讯、煲老剧;
二是中小学校,为语言学习或课外活动批量採购平价耐用品!还有小巴司机、报摊档主,都是稳定客源!
这些人,多半不会踏进我们这种光鲜旗舰店,习惯帮衬街角的电器铺、士多或老式国货公司!
”张年华一口气说完。
陈耀豪沉默,目光再次落向那几台收音机。
张年华这看似愚蠢的“清库存”之举,竟如探针般刺破市场表象,揭示了他完全忽略的巨大“蛋糕”。
荣耀科技单一品牌旗舰店的“云端”模式,与香港草根生命力旺盛的传统零售生態间,那道巨大的鸿沟。
一个念头如闪电劈开迷雾,带著巨大的衝击与诱惑:旗舰店?还是电器连锁超市?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店铺。角落那几台寒酸的收音机,竟成了打开新天地的钥匙。
一个整合渠道、下沉社区、覆盖全品类、掌控终端话语权的“电器王国”蓝图!
张年华见老板沉默,以为不满,惶恐地凑近:“陈生,我即刻叫人取走那几台收音机“
“不用!”陈耀豪猛地抬手打断,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
张年华僵住。
“张经理。”陈耀豪缓缓开口,字字清晰有力,说道:“如果我们把荣耀的娃娃机、游戏机也摆进来,甚至-別家畅销的家电、电子產品,也一併摆卖,你觉得如何?”
“啊?”张年华彻底懵了,嘴巴微张,跟不上这瞬息万变的思路。
陈耀豪不再看他,目光投向店外人潮汹涌的中环,那繁华之下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你,立刻物色更大铺面,”他斩钉截铁的说道:“把刚才讲的,统统整合到一家店!”
“那这就不再是单纯的荣耀科技產品直营店啦?”张年华仍有些茫然。
“有错,”陈耀豪点头道:“就像7-11便利店一样,我们要做一家专门的电器连锁商店!”
“明白!陈生!”张年华顿悟,眼中燃起领会宏图的光芒。
隨后,陈耀豪坐车离开。
轿车无声启动,匯入中环午前车流。他按下车窗,带著海腥味的风涌入,吹动发梢。
深邃目光投向窗外掠过的街景,摩天大楼下,是纵横交错的旧街巷,烟火气十足的屋邨。
收音机?只是冰山一角。他嗅到了更浓烈的东西:金钱的味道,一个足以顛覆香港电器零售格局的巨大机会。
张年华的误打误撞,竟送了他一份意外大礼。
赛西湖畔,北角半山。
今日黄道吉日,兆兴置业旗下首个大型住宅项目一一“赛西湖豪庭”正式破土动工。
选址於此,既可俯瞰整个赛西湖景区,又可以远远看到维港,同时又是闹中取静,足见这个项目的远大前景。
项目由新世界发展旗下的老牌承建商协兴建筑操刀,建设资金则撬动了银行银团贷款,典型的“借鸡生蛋”地產玩法。
开工仪式前,陈耀豪正与专程前来的新世界掌舱人郑裕同寒暄。
两位商界巨子立於临时搭建的观礼台,山风掠过,吹动两人的衣襟。
“郑生,听闻您的新世界中心进展如火如茶,预计何时能落成迎客?”陈耀豪面带微笑,语气不疾不徐问道。
郑裕同爽朗一笑,带著从容的语气说道::“陈生见笑了。眼下市道还有些淡静,我这把老骨头也不敢太激进,只能一边稳步推进,一边静待市道回暖。”
他话锋一转,看向身边这位锋芒毕露的后辈,带著几分由衷的讚嘆,道:“倒是陈生你,刚入地產界便是雷霆手段,火力全开兆兴置业如今在港岛、沙田连落数子,声势浩大,已是数一数二的大地產商。”
“郑生谬讚,实在折煞我了。”陈耀豪谦逊地摆摆手,笑容诚恳道:“我不过是地產界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丁,哪里敢与郑生这样运筹惟、经验老到的行尊相提並论?还需多向您请教才是。”
“哈哈哈!”郑裕同笑声洪亮,笑道:“陈生太谦!我在你这个年纪,还在周大福的金铺里琢磨金饰成色,连『地积比率』、『补地价』这些词都未听过,更別说操盘这么大一个屋邨项目了。”
陈耀豪亦是朗声笑道:“郑生如此夸讚,我这后生晚辈怕是要飘飘然了。”
郑裕同见好就收,適时切入正题,目光扫过眼前已平整好的广阔土地,问道:“陈生,这赛西湖项目,你计划用几期开发?整个周期预计多久?”
陈耀豪对此显然成竹在胸,没有半分犹豫,沉稳答道:“初步规划分五期开发,力求品质与节奏並重。至於具体周期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