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平洋钟摆航线(2/2)

“篤篤篤!”

正在此时,办公室响起三声清晰的叩击。

“请进。”陈耀豪的声音沉稳。

门被推开,负责航运业务的总经理豪斯走了进来。

这位身材高大的外籍高管,此刻脸上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他手中拿著一份文件,步伐稳健却略显郑重。

“陈生,梁经理。”豪斯微微欠身致意,目光主要落在陈耀豪身上,匯报导:“抱歉打扰,今天过来是想向您详细匯报一个关於太平洋航线的运营优化方案。”

他的措辞谨慎,显然对此行极为重视。

“请说,豪斯先生。”陈耀豪抬手示意他继续,身体向后靠了靠,显出倾听的姿態。

梁宏也暂时停下了离开脚步,饶有兴致地看向豪斯,

豪斯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手中的文件夹:“是这样的,陈生。关於太平洋航线的运营效率,我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运力分析,有一个具体的优化构想。

这个计划之前也曾向管理层提过,但未能获得支持。”“

他顿了一下,观察著陈耀豪的反应,语气带著些许试探,继续说道:“我深知航运业竞爭激烈,扭亏为盈压力巨大,所以再次冒味提出,希望能得到您的审议。”

陈耀豪微微一笑,手指习惯性地在办公桌上轻轻点了两下,语气带著鼓励:“能够让豪斯先生如此执著推荐的方案,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航运是集团的根基之一,只要有利於公司发展,能带来切实的效益提升,我一定支持。请详细说说你的计划。”

得到老板的肯定,豪斯精神一振,眼中闪过笑意。

他立刻上前一步,將文件中的航线图摊开在陈耀豪面前,语速加快,带著专业人士的信心:

“我的核心建议是,彻底调整现有太平洋航线的掛靠港序!摒弃传统的点对点模式,改为闭环钟摆式运行:

从香港启航,经高雄,直抵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磯和西雅图,然后北上日本横滨,最后再经高雄返回香港!这样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8”字环线。”

他用手指在图上清晰地划出路径,强调道:“关键在於这个闭环设计能最大化利用航程和舱位!

初步测算,单船的年运营航次有望从目前的平均5次,大幅提升至8次!

同时,通过精准匹配各港口间的进出口货物需求,能將空舱率压缩到最低限度。

保守估计,这条优化后的航线,其利润毛利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有能力实现逆势提升41%以上!”

“钟摆航线”陈耀豪听完,眼神骤然一亮,心中清楚,这不正是前世航运业中赫赫有名、

以高效著称的经典运营模式吗?

没想到这位豪斯先生竟有如此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他心中迅速盘算著可行性。

“这个思路非常新颖,也很有潜力!”陈耀豪身体前倾,手指点在那条闭环航线上,果断拍板。

“值得一试!豪斯先生,我批准你先拿一条船进行试点。如果试运行效果能达到你的预期,甚至超出预期.—“

他抬眼,目光看向豪斯,“我不仅会立刻將整个太平洋航线按此调整,甚至可以考虑从相对饱和的欧洲航线上抽调运力,全力支持你拓展这条黄金航线!”

“太好了!陈生!”巨大的喜悦瞬间涌上豪斯心头,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微颤。

“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用实际业绩证明这条航线的价值!我向您保证,航运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標,指日可待!”

这条凝聚了他近一年心血、反覆论证的航线方案终於得到了最高决策者的赏识和支持,这份认可和信任让他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

“很好,等待豪斯先生的好消息。”陈耀豪笑著道。

等豪斯离开后,陈耀豪又对梁宏说道:“梁经理,洋人管理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看他是否忠於公司,你看豪斯先生就很不错。”

“明白,我以后会加强考察,只要他们有能力,能够忠於公司,我会儘量提拨他们。”梁宏点点头道。

“当然,华人管理层的比例必须在一年內过半,这是硬性要求。”

虽然黄埔集团要走国际,但必须得扎根香江,要从英资企业彻底转变为华资企业,管理层华人比例就必须得提升。

当然,黄埔集团也要彻底改名,就如后世李家成一样,进行彻底重组,已经在表面上看不到和记黄埔的影子。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要等到84年以后,局势明朗化后,才可去执行。

“刚才忘了和你说,下午你安排一下,我们一起去考察联合船坞和均益大厦的建设情况。”陈耀豪交代道。

“好的。”梁宏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