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平洋钟摆航线(1/2)

第114章 太平洋钟摆航线

会议结束后,陈耀豪在梁宏的陪同下,乘坐专属电梯直达和记大厦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

陈耀豪径直走向那张宽大气派的大班椅,稳稳落座。

几乎同时,一位助理便悄无声息地奉上两杯热茶。

梁宏恭敬地坐在办公桌前,静候指示,

“梁经理。”陈耀豪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並未立刻饮用,目光看向梁宏,说道:“接下来有几件事,需要你即刻去办。”

“陈生您请吩附。”梁宏立刻应道,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全神贯注。

陈耀豪的手指在办公桌面上有节奏地轻叩了两下,发出篤篤的轻响,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片刻后,他的语气平静,却带著不容质疑的决断,说道:“你去接触大昌地產,想办法结束我们目前的合作。”

梁宏眉头微皱,迅速领会了老板的意图,疑问道:“陈生的意思是,彻底终止『都城地產”的合资项目,未来由我们自己主导开发?”

“差不多。”陈耀豪点头,放下茶杯,缓缓的说道:“结业之后,所有新的地產项目,通过兆兴置业合作推进。

记住,从今往后,黄埔船坞的核心业务回归本位,不再直接涉足地產开发。所有地產相关活动,统一由兆兴置业这个平台运作。

梁宏心中知道,老板这步棋走得很精妙,就是左手倒右手,將未来地產开发的丰厚利润,通过兆兴置业这个私人平台最大化地收入囊中,规避了合资公司的肘和利润分流。

“明白,陈生。”梁宏点头,隨即提出一个现实的顾虑,问道:“只是-如果大昌地產那边不配合,甚至阻挠呢?”

大昌地產在业內根基深厚,是香港华资地產“四虎”之一,並非容易拿捏的角色。

陈耀豪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中,缓缓道:“由不得他不配合。

不过,谨慎无大错。梁经理,你同时帮我好好查查大昌地產的底细。

特別是他们近年来的资金炼、主要股东构成、以及-和利家的慎希置业、太古地產之间那些股权置换的细节。”

他脑中闪过一些模糊的记忆片段,大昌似乎与这两家巨头有过股权交易。

“摸清他们的软肋和关联方。我们和太古、利家都有合作基础,关键时刻,这些关係或许能派上用场。”

虽然他和陈德泰是新会老乡,但商场如战场,讲不得情面。当然,如果陈德泰讲老乡情谊,陈耀豪还是愿意和他好好协商解约。

“好的,陈生,我会儘快摸清楚。”梁宏心中一凛,知道老板这是要做两手准备,必要时会动用更复杂的商业手段。

陈耀豪身体前倾,双手交叉置於桌面,拋出了第二个重磅任务,斩钉截铁的说道:

“接下来,你著手准备一份私有化『均益仓』的详细计划,现在四会市场低迷,趁机实施。”

“私有化均益仓?”梁宏闻言,心中一惊。

均益仓拥有港岛核心区域不少优质地皮和货仓,更重要的是,它持有4號码头的半数权益!

如果私有化均益仓,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拿到大量地皮权益,又拿到了4號码头全部权益。

梁宏忍不住脱口问道:“陈生,您对香江地產的后市-竟如此看好?”

陈耀豪被他问得顿了一下,总不能直接说自己是重生者洞悉未来吧。

“香江弹丸之地,人口却源源不断增长。『住”,是普罗大眾最根本的需求之一。

土地,尤其是好地段的土地,只会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值钱。这是大势,毋庸置疑。”

他巧妙地用“刚需”和“稀缺”掩盖了更深层的先知先觉。

“明白了。”梁宏又忍不住疑问道:“陈生,那这个资金准备怎么解决?”

“现在公司有多少债务?”陈耀豪问道。

“有6000万港幣外债,而且每一个年还要亏损几千万港幣?”梁宏担忧道,

陈耀豪想了想,坚决道:“嗯。我知道了,你去准备吧,资金的慢慢想办法解决。”

他不可能面对未来地產这么丰厚的红利,让大昌地產分一杯羹。

“好的,陈生。”梁宏见他意志坚决,便不再疑问。

“还有最后一件事,这栋大厦,已经不再属於『和记”了。『和记大厦”这个名字,也该改改了。”陈耀豪略作沉吟,继续道:“就叫『维港中心』吧。”

这个名字既彰显了位置的地標性,又彻底割裂了与旧时代的联繫,听起来更大气磅礴。

“是,陈生。这个名字很贴切。”梁宏立刻领会,说道:“那黄埔船坞本身的名字,是否需要调整?”

“就叫『黄埔集团』。船坞是根基,但未来,它承载的远不止於此。”

“明白!我立刻著手安排。”梁宏恭敬应下,正欲转身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