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即將爆发的北美市场(2/2)
接下来的几天,陈耀豪並未急於造访西尔斯位於洛杉磯的总部大楼。
他选择沉入市场的最前线,带著汤阳和一名本地嚮导,亲自驱车走访了多家西尔斯百货和沃尔玛的门店。
置身於这两家风格迥异的零售巨头的卖场中,陈耀豪的感受异常鲜明。
在沃尔玛,是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务实的、充满扩张野心的气息。
店铺选址往往在城乡结合部或小城镇,面积巨大但装修朴素,货架密集堆放著价格低廉的日常必需品。
醒目的“天天低价”標语隨处可见。店员不多,顾客推著巨大的购物车,一次採购量惊人。
陈耀豪拿起几件同类商品比较,沃尔玛的价格確实总能低上几美分甚至更多。
“薄利多销,以规模压垮对手!”这正是山姆·沃尔顿从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小镇崛起,迅速扩张的核心武器。
这种模式对供应链效率、物流成本和库存周转的要求达到了极致。
在西尔斯,则是另一番景象。它更像一个包罗万象的“美国中產阶级生活馆”。
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气派门面,明亮的灯光下,商品陈列井然有序。
从时尚得体的西装、精致的珠宝手錶、坚固耐用的家用工具,到最新款的家电,甚至还有自行车、缝纫机,几乎涵盖了当时一个美国家庭所需的一切。
顾客在这里寻求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一种品质保证和一站式购物的便利感。
“品种齐全,树立品质標杆。”陈耀豪点评道:“它卖的是信誉和生活方式。”
他还特意观察了西尔斯独特的邮购服务专柜,厚重的、如同百科全书般的商品目录册供顾客翻阅,旁边有电话和柜檯,顾客可以看目录下单,商品隨后通过邮政系统送达全美各地。
这儼然是网际网路电商诞生前最成熟的“远程购物”模式,是当之无愧的“网购鼻祖”。
这次美国之行,对陈耀豪而言,远不止於推销荣耀科技的游戏机。他更像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布局者。
穿梭於这些巨大的卖场之间,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尤其是那些贴著“madeinjapan”標籤、价格极具竞爭力的轻工业品,如塑料製品、纺织品、小家电,不断衝击著他的认知。
一个无比清晰且巨大的机遇在他脑海中轰鸣:东方,在未来几十年,必將成为全球最庞大、最具成本优势的“世界工厂”和廉价商品的源头。
他站在西尔斯家电区的通道里,看著一台標价不菲的东洋產收音机,手指无意识地摩著下巴。
香港作为自由港和贸易枢纽的地位固然重要,同时也是未来十年的电子业、服装核心製造基地,更远的未来就不用再讲。
“汤经理。”陈耀豪在一家沃尔玛的出口处停下脚步,看著顾客们推著装满廉价商品的购物车鱼贯而出,说道:
“记下来,除了游戏机,我们要开始系统性地研究,北美市场对日用消费品、小家电、服装、
玩具的具体需求和价格区间。
同时,立刻著手与西尔斯和沃尔玛的採购体系加强联繫,就进一步合作的可能进行沟通。”
“好的,陈生。”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连逛了几个城市,才结束了市场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