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朝阳日报团队创立,投资物业计划(1/2)

东英大厦,维港文化总经理办公室。

陈耀豪端坐主位,听取著维港文化总编辑杜辰逸、《朝阳日报》主编梁思聪及发行部经理伍港生的匯报。

杜辰逸率先开口匯报导:“陈生,日报核心团队已组建完毕。目前配置编辑三十六人,记者七十人。”

陈耀豪听完,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疑问道:“对標《东方日报》,这记者规模够吗?我要的是任何重大新闻发生时,我们的记者都能像jc一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杜辰逸早有预案,说道:“我们计划採用网格化布局,在香江每一个区、每一个新市镇设立记者站。

確保新闻触角遍布全港,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即刻响应,迅速抵达。”

老板的高要求,让他感到无形的压力,虽未提及资金预算,却总在关键处精准施压。

“过程我不干涉,我只看结果!”陈耀豪斩钉截铁,说道:“记住,《朝阳日报》的根,要扎在市民土壤里!

內容必须喜闻乐见,聚焦香江社会百態。核心是三点:时效最快!內容通俗!栏目丰富!要能网罗不同口味的读者。”

他的指示清晰有力,直击大眾报业命门。

在座皆是报业老手,闻言皆是心头一震。意外的是老板对行业门道竟如此熟悉,惊喜的是他对內容的把控竟细致至此!

杜辰逸迅速接话,语气带著迎战的口气道:“陈生高见!大眾报市场潜力巨大。《东方日报》虽暂居销量第一,但根基未稳。

我们定当虚心学习其长,更会在您指引下,秣马厉兵,力爭在最短时间內实现超越!”

陈耀豪眉梢微挑,嘴角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这傢伙真是擅长向上传递情绪价值。

“好!我等著看你们攻城拔寨的那天。”他话锋一转,问道:“样刊呢?”

梁思聪立刻恭敬地递上一份样刊:“陈生,请您过目。”

陈耀豪接过来,迅速扫过这16开单张的版面,布局、风格几乎与《东方日报》如出一辙。

“內容不错。”他先予肯定,隨即敲打道:“但必须做出自己的风格!我的要求是对標,不是照搬!

让市民一眼看出我们的不同,別背上『抄袭』的名头,丟不起这人。”他的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

“明白!我们立刻著手调整版面设计,突出差异化。”梁思聪应声领命。

“上市时间?”陈耀豪追问。

“计划在六月中旬正式发行。”杜辰逸回答。

陈耀豪目光转向伍港生:“发行部的发行方案?”

伍港生清了清嗓子,匯报导:“前期计划大规模投放gg,覆盖电视、巴士等主流渠道。

销量基础目標定为3万份。达成后,每超售5千份,发行渠道获得额外奖励,力爭衝击4万份大关。”

“思路可以。”陈耀豪微微点头,说道:“但对真实销量的监控是个难题。不如换个打法:初期免费派送,或大幅让利给报摊终端!

同时,推出『看报抽黄金』的重磅活动,先让市民养成读报习惯,把盘子做大!习惯养成了,再逐步回归正常价格体系。”

“免...免费?抽黄金?!”伍港生惊得倒抽一口冷气,从业多年的经验让他脱口而出:“陈生,这...这活动一旦结束,销量怕是要断崖式下跌啊!”

“跌?很正常!但如果活动期间,我们能衝到单日十万份的巔峰,就算活动结束后销量腰斩一半,那也是稳稳的五万份!起点就不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