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摸底(2/2)

“小姑娘你不知道也正常,这菜场里水深的很呢,要是不懂的吃了亏都不晓得。”

“真的么?”林莹诧异问道:“阿姨您能不能给我说说?我家条件不好,我刚回来没工作,一家子就我爸挣点那么点死工资,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呢,日子过的紧巴巴……。”

听着林莹这么说,这位老阿姨对林莹的情况更为同情,当即就压低着声巴拉巴拉对她说了一通。

老阿姨告诉林莹,鸡蛋摊位上的木箱子的确是给人照鸡蛋用的,可怎么用,给谁用却掌握在卖鸡蛋的人手里。要是碰到一个靠谱的售货员还行,可要遇见今天这样不讲理的就只能自认倒霉。

原因很简单,菜场的鸡蛋都是供销社从各地收购来的,收购来的鸡蛋来源五八门,有的是从农场来,有的是从公社来,还有的是农民自家养的鸡下的蛋卖给供销社的,其中的质量有着区别。

鸡蛋这玩意看起来一样,但鸡蛋是有保鲜期的,新下的蛋和放了十天半个月的鸡蛋完全不同,可供销社对这些鸡蛋不会特意做区分,而且在供销社收来鸡蛋后也不会收多少就往菜场投入多少销售,而是先统一存放,等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一整批拨给菜场。

这样一来,收购来的鸡蛋保鲜期就参差不齐,大家买鸡蛋的时候就要看运气。

运气好的碰上刚收来的鸡蛋,运气差的买到的就是积压了一段时间的鸡蛋,前者新鲜,后者时间久了就肯定不新鲜了,按理说用木箱子的灯照一下就能分辨得出来,可问题在于要是大家都去照了,把新鲜的全挑走了,剩下不新鲜的鸡蛋售货员卖给谁去?

因为这个原因,这售货员死活不给大妈照鸡蛋,就是担心老阿姨照了鸡蛋后把不新鲜的鸡蛋给挑出来,如果这样不砸自己手上了?老阿姨作为买家自然也不肯这么干,明明一样的钱却买了不新鲜的鸡蛋?这放谁身上都不肯啊!这才会吵了起来。

“如果光是这样的话也不能说售货员的问题,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林莹听明白后想了想问。

“小姑娘聪明的。”老阿姨赞了林莹一句:“要真是一视同仁我也不会和她吵,问题是这人不是个好东西!”

老阿姨伸手朝着卖鸡蛋那边指了指道:“你以为这售货员真是公事公办呀?这家伙其实坏的很,要换个她认识的人或者有背景后台的可就不这样了,别说照几个鸡蛋了,就算拿着鸡蛋一个个在显微镜下面看都不会说一句话呢。说白了,就是欺负我们这些普通小老百姓,偷偷把好鸡蛋全自己先挑走了,剩下的再卖给我们。”

说着,老阿姨气呼呼的一副模样,恨不得再转回去狠狠骂对方几句,林莹连忙在一旁安慰了老阿姨几句,这才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下林莹彻底搞明白了老阿姨为什么和对方吵架的原因,原来是这个情况。

“菜场就这一个卖鸡蛋的摊位?不是说现在有临时摊位有郊区农民会来摆摊的么?难道那边就没卖鸡蛋?”

“哪里有啊!”老阿姨摇头道:“摆摊的农民有是有,可也就最多卖点自家种的菜和捞来的甲鱼、黄鳝什么的,鸡蛋这东西除了正规摊位外很少见。现在农民家里一般就养两三只鸡,一天又能生几个蛋?这么远来一趟把蛋带过来数量少不算,万一打碎了就更不划算了,反正乡下就有收购站,农民自己吃也好或者卖给供销社也好都方便,要是有农村的新鲜鸡蛋卖,谁会去她那边买?”

“有道理,不过阿姨,如果农民卖鸡蛋的话估计也会贵点,毕竟不要票啊,这样算起来还是正规摊位便宜些呢。”林莹顺着老阿姨的话说道。

老阿姨笑着摇头道:“账可不能这么算,其实卖议价其实也贵不了多少,正规摊位鸡蛋卖八毛,议价如果卖八毛五甚至再多点其实也是划算的。小姑娘你看呀,一斤鸡蛋就按十个最多十一个来算,一个鸡蛋就是八分钱,假如凭票买的鸡蛋里有一个不新鲜甚至是坏的,不就等于直接亏了?这样算下来,倒不如八毛五直接买议价鸡蛋呢,还不要票呢。”

老阿姨扳着手指头和林莹解释,林莹连连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她这个样更让老阿姨激起了好为人师的性子,顺着鸡蛋这个事兴致勃勃和林莹又讲了许多关于菜场的事儿。

还别说,有老阿姨这个天天跑菜场的人介绍,菜场大小事都说的头头是道。那个摊位的菜新鲜,那个售货员脾气坏,谁人实在的,谁人品不好的,简直如数家珍。

魔都的爷叔阿姨等同于京都的大爷大妈,他们这个群体消息灵通知道的可比普通人多得多了,何况这位老阿姨天天来菜场,数十年如一日,没什么她不清楚的。

老阿姨还告诉了林莹一些外人不清楚的情况,比如菜场现在虽然可以租临时摊位,可实际上这个事是打擦边球的,毕竟上面还没这个政策,弹性大的很。

怎么租,租给谁?这些权利都在专门的管理员手上。要没管理员点头,就算有空位你想租也是租不到的,这里面要有窍门。

“窍门?”林莹不明白地反问。

老阿姨抬手先做了个喝酒的姿势,接着又伸出两根手指在嘴唇上来回碰了碰,给了林莹一个你懂的眼神,林莹顿时恍然大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