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改革者(1/2)

第211章 改革者

伊朗获得这么多条约,伊朗很高兴、签署的各国很高兴,只有一个国家不高兴,那就是俄国。

亚历山大二世眼睁睁看着纳赛尔丁在欧洲各国签订协议,而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战争俄国输了呢。

“小小的波斯竟然能在欧洲签署这么多协议,看来我们小看了这位新沙阿。当初我们要是能继续撑一年,对方说不定就投降了。”

亚历山大直接拍桌子,“战争部长是没有认识到情况吗,现在帝国的隐患不在国外,而是在国内,在莫斯科,在这广大国土里。”

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国内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他知道,俄国之所以会在战争中失败是因为军备经济差,而追根溯源,这一切都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沙皇知道想要废除农奴制会遭到很大的阻碍,但他还是决定废除,他召开农奴制废除会议,邀请全国各地的地主来到圣彼得堡。

在会议上,他向各位说道,与其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我们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但自上而下解放谈何容易,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会给一些人造成痛苦。农民世世代代耕种这片土地,他们认为自己一次次用鲜血和汗水为每一寸土地、每一条犁沟付出代价。如果不将这些他们辛勤耕作了几十年的土地彻底送给他们,对他们来讲就是不公正的。

而地主看到的是问题的另一面。他们多达三分之一的不动产将会立即被剥夺,却得不到多少补偿。并且,他们的农奴也会被凭白夺去。在这之前,许多贵族家庭就已经负债累累,挣扎度日了。很多地主还没从五十年前拿破仑入侵造成的破坏中恢复过来。而那些侥幸免于战争之难的贵族也发现自己很难负担得起和平时期奢侈的销了。很多显赫的家族如今都败落了,大部分家族都失去了旧日的体面和影响力。

亚历山大自由改革的现实理想与“神圣俄国”的千年愿景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对一个坚信自己生活在天堂边上的农民来说,沙皇的改革理想是不可理解的。农民认为,沙皇不会对他的子民征收这样的苛捐杂税。他是上帝在世间的牧者。尽管可能远离田间劳作的农民,但他对每个农民了如指掌。他的法令不是用墨水,而是用金水写就的,农民说,他在法令中赋予了人民“真正的自由”。沙皇一定会做到的。

面对这种言论,地主坚称,用墨水写就的法令才是真正的法令。而农民举起镰刀,回答道:“我们再也不要地主了!”他们高喊:“打倒地主!我们已经伺候够了!该自由了!”

而更多的人喊起来:“自由,自由。”农民叫嚷着:“自由,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