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顶门立户(1/2)

秦雪走得匆忙,挎篮都忘了带走。白潮掀开盖布,六个褐皮鸡蛋静静地躺在稻草窝里。

白潮心头忽然一动,前几日铁柱家的老母鸡抱窝,孵出了八只小鸡仔,其中有三只是公的,五只是母的。

在这个物资匱乏的年代,虽然大锅饭是主流,但政策是允许社员保留几分自留地,养上十来只鸡、一两头猪贴补家用的。

按村里的规矩,两个鸡蛋能换一只公鸡仔,而母鸡仔则要三到五个鸡蛋。

白潮摩挲著鸡蛋盘算:若是能换到母鸡仔,母鸡的成熟期在四五个月左右,有系统的五倍速度加持,一个月就可以下蛋抱窝,不出两个月將会有源源不断的鸡蛋和鸡肉吃。

他抬头看了看日头,还是决定先去公社把户口落实。铁柱家就住在村东头,回来的时候正好去一趟。

铁柱原名聂铁柱,比白潮要大两岁,他还有一个八岁的弟弟叫聂铁军。

当年铁柱出生的时候难產,在娘胎里憋久了,长大后脑筋转得慢些,说话做事直来直去。村里孩子都嫌他憨,不乐意跟他玩儿。唯独白潮从来都不嫌弃他,去哪都带著这个跟屁虫。

这聂家原来也是外来户,是从陕省逃难过来的,只不过铁柱爹,有一门会修农用机的手艺。

在这靠天吃饭的乡野农村,会摆弄柴油机、拖拉机的都是香餑餑。虽比不上八大员的风光,但也是个半脱產的技术工,家里日子过得比寻常农户宽裕不少。

而且聂大叔也是个实诚人,应该不会难为自己。

隨后,白潮伸手一挥,竹篮便消失在了桌子上,稳稳的出现在了空间的厨房里。人也紧跟著来到了空间之中。

每次进入这片神奇的空间,都会让他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似乎连空气都是清甜的。

他从井里打上来一大桶水,满足的喝了一大碗,又把身体从头到脚冲洗了一遍。

“哗啦“

一桶清冽的泉水浇遍全身,似乎为每一寸肌肤都注入了活力。白潮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肌肉纤维的欢跃。

仅短短几日,不仅治好了他的外伤,还让他的力量悄然翻倍,以他的判断,大概达到了村里最棒的壮劳力水准。

而这,仅仅是开始。他相信在不断的饮用灵泉水的滋润下,他的身体机能一定还会再次突破,达到一个恐怖的境界。

重新梳洗一番的白潮,神清气爽。关好柵栏门,循著记忆前往了红旗公社。

五公里的土路在脚下一直延伸,偶尔有牛车经过,会扬起细碎的尘土。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后,公社灰扑扑的砖房终於出现在了白潮的视野中。

“呦,这不是潮娃子吗?”

“赵支书终於捨得放你单过了?”

办事员接过分户证明,意味深长的对白潮说道。

白潮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明白:看来赵满仓一家剋扣养子工分的事,怕是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了。

手续办理的很顺利,当崭新的户口簿到手时,白潮摩挲著粗糙的纸页,在心里默念:原主,你的心愿,我已经替你完成了,你就安心的去吧,以后就由我来顶门立户了!

白潮站在公社门口的石阶上,眯眼看了看天色。下午还得赶回村里换鸡仔儿,他盘算著趁这会儿工夫在镇上转转。

原主记忆里对红旗镇的印象很模糊,除了大姐出嫁和交公粮时来过几次,几乎没好好逛过。

同时他心里也盘算著:“总得找机会置办些物资,不能每天都吃鱼吧?而且由於缺少调料,鱼腥难以去除,实在是不好吃。”

红旗镇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虽然物质条件相对简陋,但已具备基本的社会服务功能。

走在充满时代特色的大街上,灰扑扑的砖房沿街排开。邮电所,信用社、裁缝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