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784.勛贵优免按级別(2/2)
死了?死了那就得看儿孙的本事了。儿孙都是铁打的废物,那给他们留家產,纯属是害人。儿孙们要都是人才,习得文武艺,货於帝王家,凭他们的出身,三两步就能进入权力场。有了权力,
等於有一切。
完美!
“今日居然难得的一致啊。”张巡还挺感慨,以往说点事,大伙儿总归有些议论,有些不同的想法意见。
今儿说確定勛贵大臣的优免范围,倒是出奇的统一。张巡才张口,大伙儿就立刻表態同意。
“善法良政,自然一致。”叶李抚须微笑,他是最看不上钱的。
“正是如此。”金应也点头。
“好好好,诸位回省之后,细细擬一个章程来,之后昭告天下。”真难得,一条全国性的政令,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统一了意见,並决定执行。
“一如所命。”
“可还有什么要务?”张巡坐回榻上,侍从立刻端茶来。
嘰里呱啦说了半个小时的话,张巡確实口渴,今儿送来的茶点里有个栗子馅的小馒头,张巡吃了个挺不错。还端著碟子给宰相们分分,一人拿一个,都吃都吃。
正从自己袖里掏公文或者便条的宰相们只能停下来,先陪著张巡吃茶点。张巡是胃口大,所以饿。他们是上班早,这会儿肚里也確实有点空。
“广州市舶司有讯来,说是占城王制晏已至。”姚没有掏什么公文,这事就三两句话而已。
“哦!”正在吃第二碟酥饼的张巡,下意识嗷了一声。
“已回文,按程护送来京。”姚嵩渐渐上了年纪,少吃多餐,吃完一个小馒头便住口。
制晏的事,先前仇子真和程鉅夫都稟报过,这会儿程鉅夫还在京兆,走任命广东安抚使的程序呢。
没想到制晏已经抵达了广州,由於先前张巡的瞩咐,只要制晏来了,就一路接引来京兆。
上一次制晏来时,还是带宋,首都在临安。现在张巡迁移到了京兆,可以接引制晏在广州上岸,先到韶关,转南雄、赣州,顺著赣江一路到长江,不须几日便可抵达京兆。安全係数,远比从占城一路坐海船,坐到浙江来的高。
有人问不怕制是了解腹里的地理情况?占城要是有攻打到江西的本事,不至於被越南陈朝欺负到国讎家恨一大筐。
明朝对於朝鲜使者的路程规定,那是因为明早期王氏高丽属於蒙古元朝的盟友,同带明不对付。且高丽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防止他们了解北方,尤其是辽东的地理讯息,才制定严格的“朝天路”。
如果是越南陈朝的使者来京兆,那张巡肯定不会允许他从广西、广东的陆路上进入腹里,再抵达京兆的。
“好极,须得款待。”张巡正好要见见制晏来著。
说起来,制晏还是带寧建立之后,第一个亲自赶来“朝贡”的藩属国王。带宋根本就没有藩属国了,土司那种不算数的。
朝鲜半岛现在理论上还是带元的征东行省,並非那个恭顺的藩属国李朝。越南陈朝更不必提了,且敌对著呢。
至於琉球?某种意义上,这个名字目前都不存在。歷史上是朱元璋遣使去招抚琉球,才明確的“琉球”之名。琉球本地的百姓,到底怎么称呼自己的,现在完全不得而知。
小小一盘算,制晏还真是跨万里之鯨波,欣慕来同呢。
作为第一个来拜见张巡的藩属国王,得厚赏一番。张巡没有地图开疆的爱好,不可能说什么把自己的领地划到什么楚科奇半岛,还编出一个使鹿部、使犬部的名字。
能够把周围这一圈,可以辐射到的区域,纳入中原的影响范围之內,就算很好了。这一圈甚至不能包括暹罗,因为暹罗他有一个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对而言,虔诚信仰佛教,还有一定战斗力和人口数量的暹罗,是阻拦某信仰大规模传入中南半岛的坚固屏障。
东南亚的其他地方,那传得到处都是,甚至这会儿马来半岛已经建立起了苏丹国。1136年和1267年,吉打苏丹王朝和苏木都剌国分別在马来群岛建立。《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其经过苏门答腊时,发现那里的霹雳城已是一座小白帽的城市。
没有暹罗在本地死扛著,其实后果很难想像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原的力量辐射到暹罗已经非常薄弱了,既然如此,还是让他好好那儿吧“对了,应当铸造一枚占城王印下赐。”姚嵩提醒了一句。
寧朝建立,原本宋朝的所有官方印信,都要收缴回来,重新改铸为新朝的。印把子这玩意儿,
是权力延伸的一个重要象徵物,所以古代的官印很难流传下来了。
本朝活著的时候,消磨了就进行回收重铸。改朝换代,那更是要全部收缴。谁敢保留,那就是谋反。
“国王?还是郡王?”张巡没见过先前带宋赐给占城的王印,问问咯。
“郡王银印。”姚言稍微讲解了一下。
就是简单的一枚小印章,印纽是骆驼或者乌龟。材质为银,清代就给南掌下赐过骆驼钮的银印。眼下占城也就这么一个待遇,除非张巡本人要给制是升升位份。
可以银印镀金的,甚至直接金印的。比如张巡封制晏为郡王,但享受亲王的待遇,一切都比照亲王的规格。
“都给他抬一抬规格。”人家第一个来,张巡肯定要抬举。
“明白。”姚言自然答应。
一枚国王印也不了几两金子,主要是印章本身带来的政治意义重大。隔壁小日子不是还有一枚“汉委奴国王印”嘛,国宝啊,就算在中国也是国宝级文物。
“一道赐服。”冠冕袍服啥的,也都要下赐给制晏,让他沐浴一下带寧的华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