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682.不是分家是全要(2/2)
其他不论,单单是现在张弘略几兄弟叔侄所掌握的军队,就有八千人。算上和他们家同气连枝的那些地方小势力,拉起一万五千人轻轻鬆鬆。
带路党?隨便数歷史上的哪一朝,率一万五千人来投,那都算原始股东,而且是大股东。
孔有德不就是典型,他投黄台吉的时候,黄台吉单单是满洲八旗就有六万骑了。但是约略万眾来投黄台吉的孔有德,直接封王,军队不打散,不重编,照旧属於孔有德统率。
“气略豪俊,举重若轻,昂然大丈夫。”张哇回忆起自己三天前和张巡的面谈。
虽然一大早把他叫起来,只是为了吃饼,他还有点不明觉厉。但等到坐下来谈之后,
才发现张巡果然不同凡响,
因为张巡说的很清楚明白,保州张家想要保全,必然要站队。张巡不急於保州张家现在就站过来,完全可以仿效阿术的例子,只要保州死扛海都。名义上张弘略等人还是带元的忠臣,为带元奋死守御,矢志不渝。
好汉,好样的,就算將来写史书,也能落一笔好听话。
但背地里,张巡可以封他们官职,给他们军粮器械。这叫明承元职,暗受宋委。他们在保州抗一天,张巡就管一天的饭。
说到做到!
咱们张二的名,那就是天下最大的保证。以前是得季布一诺,胜过千金。现在得张巡一诺,千金不易。
扛到矢尽兵穷,把海都也拖得人马俱疲,张巡自然会北上,过来解保州之围,打破海都·乃顏联军。
至於你说张巡会不会表面承诺,背地里把保州卖了,那確实有这种可能。全看你张弘略怎么选,信不信。
如此,凭藉在保州拖延海都的大功,那张巡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保州张家吸纳进入淮南新官团体。而保州张家也算是为带元效忠到了最后一刻,张巡打死海都,替带元復仇,
他们转身跳船的合情合理,甚至可以史笔流芳。
说白了就是双方能不能建立互信。
张巡给保州提供钱粮,保州死扛海都到张巡认为可以出战的时候,成与不成都充满了不確定性,能不能拿好主意就得看张弘略的本事了。
“嘶—”
闻听得此言,张弘略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了。因为他一开始以为张巡把张放回来,就是希望老张家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忠元,等到大都城破,真金败死,元没了,他们可以降海都。
另外一部,分给张率领,等元没了,就跑路南走,去投张巡。如此一家变成两家,
不论最后是海都贏还是张巡贏,保州张家都能够存续下来,並且在新朝获得合適的地位。
结果万万没想到,张巡不按套路出牌,要么不要,要就得全要。
整个保州张家都得做出姿態,给张巡好好地卖一卖命。
“保州未必肯效死力啊。”叶李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让张回去,看看能不能拉扯一部分人南投,进而影响整个河北汉世侯的风向。
没想到张巡闻听有张这么一个人在之后,吃著烙饼喝著汤,就决定要张居家来投,而且以死守保州作为投名状。
一上来就这么高强度,张弘略怕是接不住啊。
“该强硬时强硬,该和软时和软。”张巡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真金没死,张弘略九成九是不想跳反的。即便让张回家去分家拉人,能拉几个人来?
大概率也就把自己一房,以及其他房的么儿啥的,拉上三五个,带看千把人来投张巡。仅仅只能够发挥带路的作用,甚至影响不到河北汉世侯整体的风向。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让张继续和张弘略干著。他们不是忠元嘛,顺他们的意,允许他们继续忠。他们忠元,事实上也是在帮助张巡。真要是一万五千人在保州死扛著不动,
那海都就没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南下的事业中。
阿术拢共一万多人,要守那么多名城大镇,撒胡椒麵似的,一个城两三千人。张弘略不一样,他只要守住保州一城,这城还是当年张柔主持修筑建造的,乃是保州张家的根基,最是熟悉不过。
其他城海都可以轻易的略过,保州不行。
可观的兵力既是张弘略的本钱,又是威胁海都的要害。那么张巡便没有什么好多说得了,不稀罕你分家那一二千人。希望你保州死守一年以上,牵制海都数万大军,甚至牵扯住海都本人。
“节帅宏略啊。”叶李当然能理解张巡的想法。
咱们已经开始北伐了,那就要以恢復全夏为目標。心怀必胜之决心,坚定不移。这边苟且一下,那边苟且一下,最后的结果就是全都苟且。
即便最后张弘略选择投靠海都,张巡损失的不过是一些军器而已。即便这些军器很宝贵,甚至可以说资敌。但张巡认为这是必要的代价。
或者就拿下怜吉岁的话来说,至少这么做可以获得河北人心。
保州军得到了上面刻印著忠诚军標记的军器,他们各人心里面自然有一本帐。乱世浮萍,跳来跳去很正常,真等面对张巡时,心气上亏一节,这些军器就没白送。
“咱们就看他保州的回应吧。”张巡摆摆手,不再纠结此事。
趁看天寒,加紧督催沿河的烽建设才是要紧。除了释放狼烟必要的柴草外,还需要收集牛马羊的粪便,这些粪便不乾燥的情况下燃烧会有浓烟產生,乃是此时军事通讯的必备物资。张巡虽然不和兵士一道拾粪,但去巡视粪堆却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