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628.日本关东有旱稻(2/2)
“不知节帅,可晓旱稻?”
然后南浦绍明一句话,顿时把张巡从燕云一亩地收二三百斤大米的美梦中给强力爆捶了回来。
“什么?旱稻?”张巡其实是知道这玩意儿的,但是吧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或者推广这玩意儿。
“我国的奥州、羽州、並野州、常州,兼种旱稻。”南浦绍明开始介绍。
“常州?”哦呦,常陆国可不就是常州,张巡听到这名字,还顿了顿吶。
按照南浦绍明的说法,日本那边种植旱稻的时间很长了已经,毕竟伴隨他他们国家所谓的“攘夷”战爭,也即同北方阿伊努人的战爭,大和人的势力范围已经进入到了奥羽范围。
有史料记载的旱稻种植,最早於日本安真3年(1229年)写就的1日向间院田昌目录”(『仓遗文』3814號)中,便有“野稻三段”。
次后在日本战国时代的《清良记》,以及《会津农书》之中,以野稻、富稻、旱稻之名多次出现。
此时日本的北关东和奥羽地方,旱稻种植算是相当广泛,毕竟日本人热爱大米,能吃大米那是人上人。推广小麦千难万难,但是农民自发在贫瘠土地和寒冷地区种植稻类,就不需要幕府或者朝廷的插手。
燕云十六州的纬度和日本的北关东、南奥羽,还真就差不太多。至於雨热条件什么的,那南浦绍明不知道,张巡也不知道。
前一世上高中地理,也只是说长城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是400mm降水线什么的,
並不太確定日本北关东的水热条件。
反正听南浦绍明说得是天乱坠的,毕竟这玩意儿他要拿来献宝的嘛,肯定一切都往好了说。只要能够引种到燕云,亩產能够有个一二百斤,那他在张巡这儿,確实是牛逼大了。
所以稻种呢?
已经派人回日本取去了。
合著你没有啊?虽然现在已经完全来不及播种旱稻了,可张巡肯定想要瞧瞧这个旱稻的模样啊。颗粒大小什么的,稻米分成长粒型、中粒型和短粒型,长粒是没黏性適合做炒饭啥的,中短粒蒸米饭比较香等等。
算了,既然这个南浦绍明说日本有適合乾冷气候的旱稻种子,那就信他一回。另外咱们也不要乾等,先下令在南宋全国范围內,也徵集旱稻的种子。
可能南宋这边的需要积温足才能够发芽,那就先引去淮河边种植看看。能行不能行的,弄块试验由总没错。
如果南宋自己就有能够適应乾冷气候的旱稻,那都没必要专用日本的。或者可以和日本的杂交选育瞧瞧,或许能够弄出个更好的种子来。
要是能够把这玩意儿再推到辽东,尤其是辽河流域之外,那场面就美啦。
辽东这块张巡肯定是要去復一復的,但是想要在辽东站的稳,合適的农作物必须要有。管人还是马,都得吃饭,吃大豆可以,吃小米也行,要是有耐寒的旱稻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