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609.吴家兄弟无长才(2/2)

后来也废弛了。

现在张巡很有兴趣听听这位吴璞,能够有什么建议。

哪怕他像老黄头那样,清楚如今的弊病,虽然没有重整完善的本事,但至少能够裱糊著再混几年。那就很不错了,算是封建时代的大才。

对了,黄梦干应该也快服完九个月的孝了吧?

等他服完孝,张巡肯定是要把人拉来大用的。老黄头临死之前,连自己的儿子们都不推荐,就推荐这么一个侄子,说明黄梦干是有水平的。

结果满怀期待的张巡,问了问吴璞关於如何组织漕运,吴璞的回答只是集中在防止沿途押运官军民役的偷盗上。

不稀奇,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清代从云南转运滇铜到京师。一开始是用麻绳將铸成条状的红铜綑扎好,一捆一百斤,价值十六两五钱银子,成捆成捆的船运到京师。

结果就和大家能想到的一样,沿途从押解官吏,到船夫桨手,各个都在偷。

穷尽一切办法的偷,甚至包括把铜条插进屁股后面的方式偷。

给带清偷急了,最终直接封桶,不能直接从捆包里抽一根出来了。於是整桶整桶的就开始消失,包括船翻啦,漏底啦,搬运落水啦,反正理由成千上万。

这毛病,明朝也有啊。江南转运大米到京师去,押运的官吏將半船大米直接於沿途发卖掉,然后在米中加入石灰,往上泼水,冲刷右灰,產生热量將米涨大。至於这米是不是会处於半生不熟的状態,那都是后话。

如此米涨大,凭空占了二三成的位置,再加入二成的沙土,最后入仓前再泼水。半船的好粮食到了通州,就成了一船的垃圾。但只要贿赂得当,照样能够入库归仓。

偷法,哈哈,层出不穷啊。

所以吴璞的想法就是打造专门的一种封柜船,將钱贯金银等,填塞进入船舱,然后用木板封死船舱的顶,船舱的侧壁开一个口,安装门锁。一船的船舱塞满,就上锁。

锁的钥匙管有几百把,都由他保管在另外一口箱子內,箱子再落锁。最后这把开箱子的钥匙,由朝廷打造发给。

你问运到了地方,怎么卸船?

吴璞的想法是把船拖到岸上,学习海船清理船底那些藤壶一类的东西般,將船倾倒过来,打开孔了,由看金银钱贯从孔门內流出。

这——

听完他的敘述,张巡不置可否。虽然也算是个有想法的人,但是吧,该怎么形容呢?方法似乎有点不那么靠谱的感觉。

不是说完全不行,毕竟张巡也没有试验过。但是漕运这么大的事项,吴璞只能在防盗上有点想法,这才能值得託付什么重任吗?

孙虎臣他虽然是逃跑將军,但是他能够组织起二万人守城,水平显然是及格的。而且二万人跟著他直接卖了皇帝,一个有分量的反对者都没有,说明他其实很有几分驭人的本事。至少干大事的时候,他的队伍和他上下一心。

黄震就更不用说啦,整个盐务上的弊病,以及固本清源的思路,他都在脑子里面。提不出策略,可看问题非常的准,一句话就说到了张巡的心里。

眼前的吴璞,算了,交给他们兄弟干吧。

至少是肯干活,且有点想法的人。总比以前带宋那些户位素餐,纯纯就是混子的官僚要强。各个都要是大才,那难度太高。

“吴待制往昔都在什么任上治事?”张巡已经准备送客了,再聊两句履歷,

便准备走人。

“职宝佑四年进士登科,先任司户,转节度判官,后又试策御前,遣庆元府,主理它山堰。”吴璞说起履歷来平铺直敘的,但是提到它山堰的时候,明显骄傲了一下。

这个它山堰值得说一下,因为他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產名单。南宋时期最大规模的修整和加筑,便是在吴璞的父亲吴潜任上进行的。

吴潜为它山堰置三坝於鄞江镇东(距堰里许),一濒江,一濒河,一介其中。三坝外泄江潮,內增官池蓄水,为阻隔江河之巨防。

“这么说,吴待制知晓水利?”张巡有了一丝兴趣。

因为王安节去滇中打草谷来的这二千六百万,其中一千多万,就是为了重修黄河堤防的。换个其他人,肯定想的是,打进大都去,活捉郭守敬。

剩下的全都甩给郭守敬就完了,老郭是当代最有名的水利专家,主持了京杭大运河的疏浚和復通工作。使得江南的粮食,能够一路送到大都积水潭。

单单是这么一个工程,就足以让郭守敬在中国的水利史上永垂不朽了。张巡其实也想过,但有个问题。

假如郭守敬和贾居贞或者李德辉那样,寧死不降,就要侍奉带元呢?

元好问,大诗人,虽然是汉人但是心中万分怀念带金。金国被蒙古灭了,还天天念叻带金的好,一辈子以金人自居。

是以张巡也有心寻找带宋自己的水利官员,可南宋后期军事开支大的惊人,

根本没有多少钱投入到水利设施的建设之中。不兴修水利,就不知道谁会兴修水利。修个渠道,建个水车,那不算什么水利专精。

能计划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並且对江淮一代的水文,有相当的了解,才堪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