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535.就要广西进士多(2/2)

哈?这个?那太简单啦。

我直接学带清不就行了,带清在歷史书上,哪有一句话张巡是非常认可的。

那就是古今封建集权之大成者,有很多招数在封建时代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最简单的,我规定全国进士一科只允许取三百个,限定死了。然后两浙路取六十个,在六十个之外,哪怕你再是文采斐然,文章锦绣。对不起了您內,

下一科再来。

反而是广西,我就给他五十个,哪怕他写的只是粗通文字,朴实平易,那我也录取,就是要让广西老乡出来做官。

至於高考移民,放心,清朝也查,有对策的。

或许你要说了,那不就是让两浙路很多有才华的人遗落在乡野了嘛?这就是典型的看不明白科举制的本质。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科举制的本质从来不是为了选拔所谓的天下大才,这只是其附带的一个小效果罢了。甚至其本质,都不是为了宣扬正统地位,拉拢全国的读书人,让他们都为我所用。

现实一点吧,中国太大了,搁欧洲能分出来三五十个国家去。我给广西五十个进士,那广西最顶尖的那一拨人才,每三年就被我割一次到首都来。

广西就大概率永远缺乏一个有才华的人,来带头起兵造反。

你可以说,那我一个河南的,难道不能造反?那现在让一个河南的人,去广西振臂一呼试试看。广西老表连这位河南老乡说的是啥都不知道,他们能跟你一个外乡人造反了?

那俺回河南!

挺好,河南张二给了和两浙一样的六十个名额,你都有带头造反的才华了,

那在河南就考上了呀。东华门外跨马游街,进士荣耀,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保不准还能被榜下捉婿,白得一个十万贯陪嫁的媳妇,你跟我说你还要造反?

至於你说这样不公平,对两浙读书的聪明人不公平,他们皓首穷经也考不上进士,太不公平了。

笑话了,天底下从来就没有公平,只有有前提的公平。

每三年把全国各路的聪明人,都割那么一茬,固然同年同科们还是可以抱团取暖。但绝对不会再出现什么某一个地方,比如常州,在宋代一科能中五十个进士的传奇。

要是再延续这个趋势,那確实江南士绅集团就要全面成型,並大举扩张了。

现在硬压,张巡活著的时候压上三十年,开上十几科,全国各路的读书人都进来了。江南还想说一家独大,只按文化水平来录取,那就绝对不可能了。其他各路得利的读书人会报团起来抵制的,成不了。

只要这个制度能够保证正常运行个几十年,那张巡就没白来,就必然能创造几十年的太平盛世。至於之后败坏,那就是后人的事了,关我屁事,我还管到二百年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