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512.所谓长治久安策(2/2)

坐下来说说吧,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趁著张巡还在漳州,还在招抚嘉未屿、语洲屿上的吊眼贼。张巡走了再说,那可就过期不够啦。

结果谢翱上来就是一句,张巡现在虽然一时间镇压了闽南、赣南的山贼。但是很多人已经跑路去了隔壁广东的梅州、潮州,大山重重,单靠镇压是不好使的。一定要剿抚並重,剿的话有张巡了,抚的话还得从长计议。

听说张巡已经向朝廷上表,重新划分漳泉的地土,並且要更改市舶司的制度,说明张巡是有想法的。

但这样还不够,这只是为漳泉百姓找了一个当下的出路,之后福建人口滋繁,还是会出事的。

嗯哼?

听到谢翱这么说,张巡挺直了身子,这人是有想法的。不论想法好与坏,至少这人有思考。如今这年头因循守旧,蝇营狗苟的官吏十占其九,有想法能思考的实在少见。不论想法好坏,张巡都愿意听听看。

可听著听著,张巡就觉得谢的想法有点不对劲了。因为谢翱的想法,说起来沾点哈人。

挑动群眾斗群眾!

哈人不哈人?张巡听著都觉得哈人。这个谢真是一位有理想的封建士大夫,一心一意维持带宋的封建统治,其想法堪称封建官僚士大夫的经典。

將百姓分作聚啸群山之间的“山贼”和在山下郡县周围屯种的“王民”,山下的百姓分给由地、耕牛和种子,协助他们儘快的恢復生產,让他们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有產者。

对於山上的山贼,则不刻意的招抚他们下山,让他们在山中求活也挺好。等山里活不下去,山贼必然下山滋扰王民。

双方会如何?会械斗。

只要爭斗起来,那就有了宋朝廷官府发挥的余地,官府就可以充当仲裁者。

先让他们斗,互相杀伤,再下场拉偏架。山贼强就扶王民,王民强就扶山贼,务必使两者往赴缠斗,始终分不出胜负。

当双方都有一个竞爭目標时,他们对於反抗带宋封建统治的巨大矛头,就暂时转移到了对立方的山贼或者王民。

朝廷派任来福建的官吏,只要平衡车踩得好。说什么一千年八百年的太平,

那纯属开玩笑。可一百年八十年的太平还是能够保持的。

当然这个太平,仅仅是不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意思,並非真的安居乐业,

人民小康的意思。

给予两边一个发泄口,甚至纵容小规模的人口消减,让双方形成对立的两个群体。在宋朝廷统治机构相对乏力,管理能力相对低下的大前提之下,算是一个“良方”。

等谢说完,张巡都不由得要给他鼓鼓掌,你可真是一位標准且合格的封建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