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512.所谓长治久安策(1/2)

第512章 512.所谓长治久安策

陈吊眼一死,闽南、赣南山贼的另外两个大渠首立刻派人到漳州元帅行辕来接受所谓的招抚。一个叫钟明亮,一个叫黄华,长期活跃在赣南和闽南的山区之间,都拥眾十万二十万的,乃是仅次於陈吊眼的大渠首。

歷史上这二人有时候和陈吊眼合作,有时又接受元朝廷的招抚,甚至担任元朝的总管、达鲁赤等职位。只不过元朝的压力一减,便会再度自立,等元军开来,则復又降服。

不论在宋朝的视角,还是在元朝的视角中,这些山贼大渠首,都是叛服不定的隱患。

怎么处置?当然是不处置啊。张巡文不是来长治久安的,能削平一时便是。

反正二人表示了降服,那就算是成功。陈吊眼那是因为號称制了,这是对封建王朝的重大挑战。

虽然这中原不止一个皇帝,可是在东南半壁之內,还是只充许有一个正统的。赵湿居临安,他自认为是天下正统,敢於挑战这个的,必然要被杀全家。

至於没有號的,那不过就是山贼草寇。首恶既然已除,那所谓的胁从,只要愿降,可以不问。

立刻把陈吊眼的首级往临安送去,这边就和两个剩下的大渠首,以及投靠了官府的陈桂龙稍稍周旋。

幕府內有人建议,趁著这些渠首来降,不如一概杀了个千净。这还是当初刘表进荆州的故智呢,只不过刘表杀得是数十家宗贼,咱们要杀得是山贼渠首。

还是叶李说没必要,在他看来张巡又不把福建当成基业来经营,杀了这些渠首徒增恶名,便宜的也是后来治理福建的。不如就馈赐他们金银財帛,好生安抚一番,图他们稳定个十年八年的,就算成功。

最后张巡选择了叶李的建议,一方面向朝廷为陈桂龙表奏忠训郎的位阶,任命他做漳州兵马都监。一方面又要求钟明亮、黄华等人放百姓下山,明立簿册,

重登户口。

他们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了,等后面朝廷派来的漳州知州和他们周旋吧。反正陈桂龙卖了陈吊眼,短时间內不会也不能同他们合流,朝廷在漳州多少也算有一根支柱。

对了,张巡还收降了陈吊眼余部的千把人。

都是一等一的好藤牌手,可惜暂时是丟了精气神。不过军队是个好熔炉,隨营跟上一段时日,被其他部队同化一下,也能为张巡所用。

正登记户口呢,今年的新科状元谢翱突然出现在张巡面前。谢翱就是福建福安出身,本路的地方大乡绅。等他投上名帖,以及朝廷的文告,张巡才知道这位老兄居然自请外出,不愿在临安做太平官,来闽南纤解民困来了。

哇哦,要说不说,带宋虽然烂的不像样子,可总归有那么几个充满理想的人,试图为带宋救亡图存。

状元矣,居然自请到刚平定的战区来当知州,这份以天下为己任的气节,属实令人钦佩。

顺道谢还带来了文天祥的一封书信,信中文天祥说谢翱亲自到都堂向他陈情,自请外出,他对此激赏不已。所以请张巡在能够帮助的范围內,儘量为谢翱提供协助。

行,正是因为有谢这种人,才觉得世道没有坏透,还有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