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504.临敌三矢便是杀(2/2)
古往今来的很多军事记载中都有士气低落,或者士气一般的军队,在尚未同故军进入到肉搏战的阶段,就因为火力投射而溃败的。
起义军士气其实还可以,一腔血勇嘛,但是望见数以万计的箭矢凌空射来。
最痛苦的不是一箭中了大动脉,十秒八秒就死了的那种。是被射中四肢,或者身体躯干非紧要处,倒在地上哇哇乱叫,还根本没人救治的那种。
一个人叫,动摇不了方阵,十个人百个人叫,那就军心大动啦,
只要有一个人去下刀枪往后跑,那受到刺激,满耳朵都是惨叫的起义军壮丁,便会一起反身跑路。一个溃兵能带动成百上千的溃兵,甚至可能捲动全营。
不过这会儿是带宋,谁和你讲人权啊。军中督战的大斧手,瞧见有人往回跑,劈面就是一斧子,直接把那溃兵的脸都分作两瓣。
原本的溃势,便在雷霆手段之下再度稳住。
作为起义军,肯定分自己的“老贼”和新裹挟的壮丁。前面驱赶的都是壮丁,后面才是精锐的老贼,杀儿个壮丁根本不算啥,还省一口饭呢。
说得直接点,这些丁壮本身的价值就是填壕沟,以及消耗官军的弓矢。如果能够歷经数战而不死,侥倖得活,那就生格成“老贼”。可以跟著起义军的渠首们到处转战,攻城略地了。
王朝末年,贼兵来了要杀,官军来了也要杀。
顶住第一轮没几息,第二轮箭雨復又激射而来。两军此时更近了,这中箭的人便更多些。这回不一样了,已经有起义军的壮丁即便是挨著砍,也要往后跑了。渠首们极力约束,也无法避免部分壮丁的溃退。
等到第三轮箭下来,官军和起义军之间的差距显露无疑。官军虽然也挨了起义军稀稀拉拉的两轮射,但立住长牌,身披坚甲的官军夷然不动。即便是淮南的二线兵,那也是在宋元战场上斯杀过,见过血的兵。
和襄阳那前后不下百万人云集的恐怖绞肉机相比,眼前的仗,彷佛在春游。
起义军左右两翼数支部队几乎是同时开始向后溃退瓦解,大约都是些小渠首的队伍,骨干老贼没几个,队伍膨胀的又太快,约束不住前排的壮丁。一个反衝,整个队伍都拉跨了。
倒是中军的陈吊眼所部,和环翼在他身侧的诸部人马尚可维持。临敌三矢,
不能再射,厢军团结们纷纷绕后退却,將林立坚盾,盔明甲亮的生券甲士暴露出来。
“威武!威~~~武~~~!威~~~武~~~!”
阵前高呼如浪,直直砸向衝来迎战官军的起义军陈吊眼部。骇得陈吊眼膀下马都一滯,但此时两军已经交击,不可有半分的狐疑和胆怯,只管豁出命去杀便是。
诸多起义军也发出啊啊啊的大叫,试图激励自己,也激励左右的同伴。杀官造反,官就在面前,便是要杀,杀一个够本,杀俩就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