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504.临敌三矢便是杀(1/2)
第504章 504.临敌三矢便是杀
自浙东、闽北一路“裹挟”来的地方厢军和团结弓手,在催促下,跟上了正面进战的官军。不指望他们紧隨大军去肉搏冲阵,临阵为官家放三矢,就足够了。
本来嘛,地方厢军都是衙门的役使人员,团结弓手更是乡绅老爷们的护院打手,均非敢战能战的兵士。也就是要靠他们打杂干活,顺带充实军队人数,要不然张巡还未必带上他们呢。
就像先前,傅高率领精兵生券攻滩死战,等夺取了滩头,人都累个半死,再让他们掘壕筑营便是难为人了。直接驱赶厢军和团结筑营,就没有这个烦恼。
生券精甲打完了仗就歇息,还有好酒好肉管够呢。
北宋那会儿西军就有大量的乡兵弓手,主打一个火力压制,反正带宋有这个造箭的钱,为啥不压制?穷则步兵致胜,富则火力覆盖,固是恆理。
背靠著环列数千上方的生券甲士,周围还有数千名侍卫亲军马兵游弋,即便是厢军和团结,这会儿胆气也壮。
和预估中的一般,起义军的远程攻击手段並不强劲。陈吊眼带看他们大破了两镇官军,確实夺取了不少军器,但撒进三十几方起义军里,那就是泥牛入海。
也就陈吊眼的本部人马,有个模样在。但是即便他们有了弓弩,箭矢也並不如何充分。不单单是因为十支箭就要五分银子,起义军也没有这么多会造箭的工匠啊。
全国现在最大的两处匠作院,一处在临安,一处在扬州,剩下半处在常州。
这三个地方云集的军工匠作不下万人,甚至已经开始“流水线”分工作业,有人只负责铸造箭头,有人只负责切削箭杆。也就是这三个地方,才能快速大规模的整备军事器械。
对了,应该还有个大都。以蒙古人的习性,大都绝对也云集了成千上万名军匠,都是宝贵的財富,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我张二所有。
回头再看阵前,两军对阵,可以发觉起义军的实际面宽要比官军长,但是官军有五千骑遮蔽战场,弥补了这一缺陷。如果是精兵,还有可能以步制骑,同骑兵周旋。以起义军的素质,列成方圆大阵尚有一观,散开乱斗,那就是纯纯送列了。
双方逐渐进入到一箭之地后,官军仰仗箭多,先行射击。四五方厢军和团结肯定不会全上,也就上了二方不到,列成十几阵人马,云集在诸军旗前射击。
射三箭,射完看情况。
“动了!”一旁跟在张巡身边的张楨,兴奋地大喊。
书念不上,那就不念了唄。別人可能就一条念书的路,死劲去钻。张巡家却不至於,老张家的孩子有的是出路。已经十六七岁的张楨既然念不上,不如跟著张巡来打仗。
“...”
张巡没答话,只是静静地看著战场。
以陈吊眼为核心的起义军中军各部,在官军密集的箭雨之下,尚可维持,能张大盾,也能抽箭反击。但是左右两翼的其他起义军,就显得有些不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