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457.襄阳若復可裁军(1/2)

第457章 457.襄阳若復可裁军

这一条能確定,其他的事情张巡就不爭了。因为本次战事,钱粮是李庭芝和鄂州镇出得,张巡自便宜岳父总不能饿著咱们。所以对钱粮一事,就不那么著急了。

倒是谢堂,对著自己姑姑吸起血来,那是半点都不心疼。

不趁现在把自己姑姑谢太后的血都吸了,等老太太死了个屁的,那就毛也不剩啦。分什么老谢家、老赵家?现在都是一家人,有多少搬多少,全搬给谢光孙去使。

说是养活的带宋官军,那五千人早晚得姓谢。不对,应该说现在已经姓谢了。谢光孙对他那一营的人马,还是很有几分掌控力的。

兵为將有,將恃有兵,各个都能来带宋身上扒拉一口。

等之后去了鄂州,想扒拉还扒拉不了呢。趁著这当口谢堂直接內举不避亲,请求让自己的堂弟谢屋担任枢密都承旨。

虽然老谢家和老全家都是外戚,在维繫皇权一事上是可以共同奋斗的。

但是该拢到自己碗里的,那还是得使劲拢。

赵瞧瞧谢堂,又瞧瞧文天祥。文天祥没有否决,眼前这会儿文天祥也是个蛮能变通的人啦。反正都是他们赵家的官缺差遣,只要赵不反对,提拔上来的人也不肘文天祥復兴大宋的计划,那任命就能通过。

就像谢堂,一开始只是太太平平做官,在枢密院连个屁都不放的。也就是现在要外放了,才搞得有点上下跳的意思。要是还干他那个同知枢密院事,保准儿今天在勤政殿上,谢堂只会说是是是,对对对,行行行。

老谢家自谢深甫发达到如今,也有快一百年啦。想想百年世家,確实已经锻链了出来,该有的“淡定从容”,在家里就教育好的。

那这个什么谢屌,即便担任了枢密都承旨,也不过是定坐画诺而已,

最后还有一桩,那便是先前议论的鄂州镇兵內迁至临安,临安官军外迁到鄂州。问题不大,先前张巡出马征战四川时,麻士龙一营不就护卫著吉王赵是在鄂州呆了两年嘛。孙虎臣也率领人马去扬州,充实因为张巡出战而空虚的淮南防区。

四万余殿兵,虽然號为殿兵,其实还是到处使用的野战军。主要还是在临安没有家口,也不是临安出身,所以对於迁移去鄂州並不十分反感。

但由於李庭芝最新的计划,已经更改为招募赣南山民、扬子海寇去冲襄阳城。得胜之后,这部分人原地转化为襄阳守军,將襄阳附近的田產房屋,

土地草场都拿来安插这些人。

参考吕文焕守卫襄阳的前例,襄阳和樊城只需要二三万人进驻,大战一起配合地方上的团结弓手、屯田熟券,有个五六万丁壮辅助。即便是元军来二三十万大军,最后也得围点打援,困杀襄阳。

所以到时候这些练出来的“新军”就足资防守了,而成为后方的鄂州,

顶天需要一万人镇守即可。至於后方內地州县,县里面有点熟券厢军,乡绅们组织一点团结或者保甲,即可维持。

也即之后荆湖战线,用不上这么多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