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446.满山棚民投川去(1/2)
第446章 446.满山棚民投川去
既然宗子们已经自愿去往四川,为建设美好大宋添砖加瓦,咱们张二也不能够松解啊。得传信给正在赣南的王安节,让他协助文道生招抚山中百姓了。
也不需要多,能招募个一万户就足够了。赣南、闽南群山之中的山民盐徒难以计数,张巡確实没有安置他们的办法。那就能安置多少,先招抚多少。
实在安置不下来的,再採用叶李的办法。
青壮操戈去攻襄阳,老弱在后裹粮而前,张巡的忠诚军监押著他们往前冲。
冲死元军除外患,自己冲死除內乱,对於带宋的统治者而言,横竖不亏。
真到了张巡这一层级的,也就这么一回事,参考《大明1566》里大太监吕芳说嘉靖心里面装的是九州万方,那说得真是一点儿都不错。確实是只装九州万方,不考虑家家竭尽的。
对老百姓来说,自己眼前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对临安的大老爷来说,那是人力资源。宰相和节师们只考虑朝廷现在能够徵调的人力有多少,赋役有多少。
一封急信传到赣州,江西这边因为赣南战乱,今年的发解试还没有举行完毕。文道生原本回家想要好好温书的,但是他爹有命来,那肯定得办啊。
有一说一,文天祥在江西的名声那確实是一等一的。虽然文天祥本人没来,
但是赣州地方把文天祥所书的招抚榜文抄写了几千份。又將在城下修城防的老弱剩军,挑出来百十个,进山去散布。
规定只要在告秋之前下山而来的百姓,不问过往,即便是参与了围攻赣州城,甚至是打杀了官军的,全部赦免。朝廷会给予每户百姓米一斛,钱四贯的安家费,之后迁移去四川屯田。
如果换个別人来招抚,那山里面的百姓肯定怀疑这是官家在骗他们下山,然后好將他们全部杀了了帐的。
可文天祥的榜文在眼前,进山游说的剩员还说文相公的儿子文道生就在赣州,他愿意亲自作保,保证每一个下山的百姓都能够得到安置。
四川那边田土极多极广,只要跟著迁移去了,就能够活下去。
说起来,有宋一朝,老百姓对於土地的眷恋是没有其他封建王朝那样强烈的。一来是因为宋朝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城当“游民”或者客户小贩,也能够活的挺好。很多宋代的故事、小说、笔记都有记载。
连武大郎靠卖炊饼,都能够过得衣食丰足。再给他干几年,別说租临街的小院了,那小院能直接买下来。
二来就是宋朝不抑兼併,土地逐步集中到有官爵在身的士大夫群体手中。没有土地的客户百姓,自然谈不上对土地的眷恋。
而有土地的自耕农富农,便成为朝廷簿册上的主户。一二等主户承担朝廷连年不停转的衙前役,还要应付支移、折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