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408.有劝太后撤帘事(2/2)

表面风平浪静,不意味著內里也是一片祥和啊。

“那-—--“”杜滸自然知道防止主和派抢班夺权的重要性,可这不是没头绪嘛“浙东这些大士族,同气连枝,乡党、姻亲、年谊都要查,一个都不能放过。温州要查,台州要查,明州也要查。”张巡直接给出方向。

在带宋当官是需要写履歷清单的,从自己开始,包括妻儿子女,父母,祖父母和曾祖父母,都得写得明明白白。不排除有人胡编乱造,但肯定是少数。只要查,肯定能查到点蛛丝马跡。

“另外谢相公一点表示也没有?”张巡问过陆秀夫,陆秀夫只说没有。

“有一个,不知是不是。”杜滸想了想。

“什么?”

“谢家那位统制,已经募得了五千军,奉命移镇湖州。”杜滸给出了一个回答。

“唔·————”

谢光孙到淮南去募兵,这事是张巡早就知道的。

而且这事还是殿师马和文天祥先后同谢太后提及的,谢太后最终应允。倒不是说老谢家想要掌握兵权,而是让朝廷掌握一支完全听命的部队。

听朝廷话的部队,迁移到湖州来,合情合理。早先广西来的仇子真不是也移镇去了苏州嘛,说白了就是在杭州前面的州县安排听朝廷话的军队,避免有人一路衝到临安无阻拦。

“这也不算什么怪事吧。”杜滸搓了搓手,確实不觉得谢家有什么动作。

“那太皇太后的意思是?”

“似有意动!”

杜滸给出的答案,令张巡稍稍惊讶。谢太后垂帘听政,事实上就是整个南宋的皇权代理人。掌握著天下半壁的最高统治权,居然捨得让出来?

为了爭这么一个权,中华上下五千年,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怎么谢太后居然还意动呢?愿意把权势交出来?

“因著官家开始择选良配呀。”杜滸朝皇宫大內指了指。

今年已经是德佑五年(1279年),小皇帝赵虚岁十岁了。皇帝大婚又不是上菜市场买菜,看著颗好白菜一买就完。

正常走流程,就要走一到两年。等选出合適的婚配对象,赵十二岁。选出来了也不能立刻成婚,单单是教养那位女子,就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整个宫內的规矩啊,以往的章程惯例啊,都得一一传授的。

赵十三岁能够结上婚算是快的,十四岁大婚实属正常。一旦大婚,那赵就算是成人,理应归政於他。

其实这里面也有外朝和內朝的较量,虚岁十四岁的赵能治什么国?还不是宰相们说了算。

是以先把歷经三朝的太皇太后谢氏劝退,摒除这个有威望的內朝统治者。换全太后这么一个无有声望的,等赵大婚,再“劝”全太后归政。如此国家的大权就落在了宰相和权臣手里,这对於如今执政的主战派,自然是好事一桩。

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