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408.有劝太后撤帘事(1/2)

第408章 408.有劝太后撤帘事

和张巡给老祖宗们杀猪吃大大不同,赵给他的老祖宗们,是杀方寿。吃肯定是不会吃的,但是看的话,大概臣构、赵的、赵什么的,还是能看看的。

执事官搁那儿歷数智万寿的大罪,怎么怎么卖国来著,现在把他捉来砍了,

用以告慰先帝云云。另外被俘的元军里面,也挑了两个陪砍。

老张家祭祖还得猪牛羊三牲呢,老赵家祭祖肯定不能只杀一个啊,只杀一个,估摸著不够先帝们分的。

在下头看著献俘献祭典礼仪式的张巡,只觉得一年半不见,小赵似乎个头上了一蹄。赵老登倒是还那个模样,老的摇摇欲坠,但他就是不死,不仅不死还愈发的好胃口了呢。张巡才回返临安,就派人来约张巡喝大酒。

谁叫张巡给他们老赵家长脸了呢。

很好,离开临安一年半,整个临安的情势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比较重大的影响可能就是谢太后年过七旬,实在是没有精力理政了。朝中提议让不过三十来岁的全太后垂帘听政,免得朝政无人处理。

谢太后患病,理政困难大约是真的。但是换人垂帘这事,张巡很认真的询问陆秀夫,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

结果陆秀夫说这事他知道,是王临死一封遗表上来提的。

哈?王宫使死啦?我还欠他一百来万呢。

瞎,老头没福气啊,好容易张巡迴来还债了,人居然已经死了。不过他死都死了,怎么会上表说这么敏感的东西?

很可惜,陆秀夫也不知道。因为人都死了,也没法再问。至於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陆秀夫个人判断没有。

因为正在枢密院任事的谢堂没有什么动作,那说明谢家和谢太后都不是很著急。谢太后撤帘而走,最急的肯定是谢家啊。

行吧。

战胜归来,胜於沙场而败於朝堂的事,张巡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所以对这事多上了一分心思。除了陆秀夫之外,张巡又去找了杜滸。

杜滸是文天祥的谋主,很多文天祥的策略都是他协助提出的。前头文天祥当副元帅,带上金应出镇重庆,却留杜滸在临安居朝,方便通信。

文天祥早张巡一个多月回朝,自然也是问过杜滸的,杜滸表示这事他私下了解过,王在病逝前並没有和谁过从甚密。全太后的兄弟子侄们,也没有什么过分活跃的。像是全清夫、全永坚等,都未和王有什么交际。

那他儿子侄子呢?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被张巡这么一问,杜滸表示王的几个儿子他都调查过了。像是王楠,十几年前就死了。王在江西当官,不在临安。就算有什么串联,肯定也不是在临安串联的。

“不行,单单这样查是不够的。”不是张巡疑心重,这种事本来就得一查到底的。

都敢上书妄言什么撤帘垂帘了,这个老王谁知道是不是想要临了搞一把事?不查清楚,你们夜里睡得看觉?

虽说现在朝廷是主战派在执政,可是整个带宋,一朝一朝衰弱下来,主战派才几个?主和派又有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