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385.远在四川显態度(1/2)

第385章 385.远在四川显態度

和东川元军不同,西川元军大多是外头调来四川的,新附宋军较少。一部分是李德辉带来的安西王隶下军户,一部分是巩昌元帅府的兵士,一部分是陕西、陇西等地汉侯或者世袭千户、总管们的兵。

比如赵匣剌,他父亲就是被窝阔台安插在延安的新军千户,世袭的。原任东川先锋使,现任西川船桥副万户。

这位老兄之所以歷史留名,是因为他进攻钓鱼城的时候肩膀中了一箭,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没办法把卡在骨头里的箭头挖出来,换个小兵早等死了。

彼时的四川都元帅钦察不想这么一个勇將轻易死了,於是派人去找死囚,现场卸骼膊,大解活人,一点一点往下挖,看怎么挖,挖不死人。

最后確定挖到赵匣剌中箭那位置,既不会把手废了,又不会死人,这才进行的手术治疗。

然后把赵匣剌从死亡边缘给拉了回来,救了这人一条命。他现在魔下有一千五百人,也算是西川一路军头。

这一路军头,那一路军头,凑在一块儿,西川元军才有的二万人。和东川元军都是大伙儿凑出来的模式,其实大差不差。

既然人多,那自然就有选择和站队。原本还有如丧家之犬的杨文安,因为手里的三千残兵,登时成为了重要军头。

偏偏这时候,杨文安及其魔下的万余名家卷居然被张巡给放了回来。张巡既不要钱,也不要地,就这么平白无故的放了回来。

不怀疑?

这种时候都不怀疑,那就有鬼啦。

可这时候还真就没人把怀疑立刻说出来,杨文安又没反,没反就是带元人。毕竟杨文安能够从武胜城奇妙穿越到成都来,那也是一號人物,手下的新附汉军又属敢战。

管怎么说,都是此时西川元军的一支主力。宋军能拉拢杨文安,难道元朝就不能拉拢?可问题是一时间给不出好价码。

伴隨著两淮盐船而来的,还有一桩去年朝廷就要办的大事已经落实,通知张巡到位。废除旧引引,重发新引,再兴盐政。

或者说的简单点,从盐商手里刮一笔,来还朝廷欠的债。

当初张巡和陆秀夫是有过明確约定的,朝廷发盐引那是朝廷的事,但是两淮认不认盐引那是两淮的事。

没有两淮盐司敲过章的朝廷盐引l,就不能去两淮支盐。叶李基於此不是还希望张巡办理盐票制度,试图逐渐恢復纸钞的信誉,通过成本低廉的纸幣,再来刮一笔嘛。

盐票的事稍后再议,重发盐引的事已经落实了。朝廷中枢的户部和盐铁方面走完了流程,已经在年中时重发盐引|,以旧引一百引|,换新引一引,另外每引收一贯又六百文的“工本费”。

因为淮南扬州真的能够支出盐来,愿意兑换新引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淮南引的主要那部分,都被谢太后、全太后、赵老登、杨駙马等权门势家所获取,剩余部分还在临安市面上被当成“期货”炒作了起来。

至於两浙引,瞎,兑者稀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