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384.汪李两论实对立(2/2)

恩威並施嘛,就像张巡平时宽纵军队,战时严厉约束是一样的,都有个度。

继续收人,收满一万为止。

另一边张巡则主要处置大获城杨文安等人家属的事,在叶李献策之后,这些家口已经从大获城被载运南下到重庆。之后走水路发运去成都,交还给杨文安。

先前派去给李德辉和汪良臣联繫的元军俘虏,一个响屁都没崩回来了,张巡给西川元军的提案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成都在干嘛?

他们不回应是他们的事,张巡这边该做还得做。大获城的元军家属得知宋军將要把他们发还给杨文安,还觉得不可思议呢。毕竟都做好了一家分两家的准备,万万没想到张巡这么“善”,送他们去元朝境內团圆。

杨文安手里还有一支人马,只要兵马尚存,元朝又不放弃统一天下,那正常情况下,杨文安一家就不会败落下来。

稍微一点算,居然要发还一万数千口人去成都。听到这个数字张巡还有点肉疼呢,不过想著能够让西川元军內订,这点代价还是能够承受的。

这些家口都是元朝的军户,自有一定的组织,张巡只需要给与行粮和船只,即可放他们去往成都。

还別说,这些家口也算懂事,一路盛讚张巡的恩德。说张巡乃是古来之良將,抚军养民,能行德政。

別吹了,之后保不齐怎么骂我呢。

此时此刻的成都,其实不是完全毫无反应的。李德辉在收到张巡掳劫汉中、利州各郡人口南下的消息之后,就知道西川恐怕是保不住了。

如果汉中尚在,那元军可以从汉中和成都两面夹击剑门关,重新打通金牛道。可现在张巡把汉中人丁掠走,长安到剑门之间,不下千余里,那就成了无人区啦。

连一个可以让大军歇脚的集镇都不存在了,那元军想要再杀进四川,其难度之大,几乎无法想像。

是以李德辉认为,张巡的交涉方案,还是可以接受的。留在西川,元军只会全军覆没。退回陕西,那还有从裹阳再次南下的机会。

然则汪良臣认为张巡这一策是连环计,先把西川元军骗出成都和川西各州,等过了剑门关,元军只能先往凤州、阶州、秦州这一线跑。

一旦跑起来,就会像汪惟正那样,一溃千里,败势难以阻挡。

到时候,张巡要是衔尾追击而来怎么办?是会有可能直接把整个秦凤地方带崩的。而巩昌二十四州总帅府在哪儿呢?

就在秦州旁边的巩昌路。

巩昌若失,整个陇西都会动摇,乃至全部倒向张巡。当初诸葛亮出岐山,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就是直接投降的,关中大震。

汪良臣倒也不是只顾虑自己家在巩昌的基业,同时更是担心气势正旺的张巡,会趁势直取陇西,得有雍凉,掌握西郡大马,再借道反攻关中。

关中若失,宋军对元军也將有高屋建领之势,可以直衝入河南大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