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351.张巡大事不糊涂(1/2)

第351章 351.张巡大事不糊涂

李株可是张巡的亲娘舅,张巡拍案而起,大为不齿,顿时就让李株有些难堪。这策略虽然是屑了一点,可却是最確定可行,变化係数最小,也最安全节省的做法。

“今日不战,明日不战,待我等老死之后,谁还能来战?”

张巡虽然也是个屑人,而且见惯了生死,当涂战场上十万將士饥寒倒毙,逃亡僵死;扬州城下,十万百姓形如骨骸,大飢大疫。作为大地主阶级,对国事和百姓的关心,也是在自己荣华富贵享受完之后,才沾点关怀。

但有一个道理,张巡始终是很清楚的。没有老百姓朕手砥足的生產耕织,就没有张巡吃喝赌的好日子。

什么都可以不做,但是要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生產的大环境,才有在座这些统治者享乐富贵的好日子。

今天你搞你去农村化,那还谈什么生產?

我张二不讲什么未来,就说当下,四川持续性的失血,就需要外镇持续性的输血。或许搞上三五年,或者五八年,全四川除了几座南宋控制下的山城外,其他人口全都饿死逃亡了。整个四川確实不復而復,轻而易举。

但是这却不过是把重建和恢復的任务交给后人罢了,甚至如果是交给三十年后的后人,张巡也不提了,可交给五年后的后人?

那不还是我!

结果还是需要荆湖、两淮、两浙的百姓,征丁捉壮,车载船运,不远万里向四川迁移,运输物资和钱粮。还是会极大地破坏各地的生產和安定,动盪国家的根本。

现在至少嘉陵江上游的顺庆(青居城、南充)、保寧(苍溪大获城、閬中)还囤集著二三十万军民,把他们从元朝手中解放出来,宋朝可以更轻易的恢復剑门关到重庆一线的防御。

川西成都平原,川南瀘敘等州,人烟稀少就稀少了,徐徐恢復。川东嘉陵江这一线,真要是按照李株的办法来,那別说几十年了,怕是真要到朱元璋下令湖广填四川,迁移百万之民入川,才有可能重建。

今天看似不救四川是轻鬆了,五年十年后不仅得成倍的钱来治理,还得凭空变出几十万早已饿死的老百姓来呢。

“只是—————”李株被张巡这么一问,嘿著嘴,他六十多了考虑问题未免注重眼前。

“方今元帅魔下有四方纠合之精锐,九州云集之粮芻,擂鼓而进,势如泰山,正当用武之时。

况则民穷兵疲,诸路骚扰,然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若不及今图之,日后之费十倍矣。”

既然早就確定要干,那就不要再迟疑了,拖得越久,国家越是虚耗,百姓越是疲。况且现在还有张巡能战,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又有谁来战呢?

“是极!方今之际,唯有鞠躬尽,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我等何必逆睹。”文天祥立刻站出来支持张巡的说法。

原本还有些动摇,有些迟疑的眾人,被张巡和文天祥这么一激励,立刻鼓舞起来,发誓一定恢復全川,全竭心力。

刚刚张巡说得也非常明白了,所谓的恢復全川,其实只是一个名头罢了。与其说是恢復全川,

不如说是恢復川东嘉陵江沿线地区,

因为只有在这条线上,还有百姓和现成的生產,其他地方只等剑门关一堵,到时候传而定的事。甚至不需要传,因为大部分州县已经没有几个活人了,可以让在临安的小皇帝赵地图开疆,直接在九州堪舆图上把这块填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