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322.废了刺字好做军(1/2)
第322章 322.废了刺字好做军
贼配军,小赤佬,全社会都鄙视军人,视从军为下贱去处,
你指望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
其实臣构和带宋的相公们都知道,这种贼配军是没有那种军心士气的。所以在北宋西军招募效用材士,南宋初年招募勇敢猛士,现在军中那些真正有战斗力的生券军勇敢,都是不刺字的精锐军人。
一边给予他们公正的经济待遇,一边给予他们勉强还算有个缝隙的上升通道。像是姜才,白衣从军,从北方逃亡回来的驱口,现在是承宣使了。像是张世杰,更是南投的北人,因为作战勇猛,
得到了吕文德的赏识,才有今日。
不指望说什么拥军爱军了,毕竟这会儿的军队要是没有严格军纪,大概率也是为祸一方的。但至少要把士兵当人看吧,让这些兵有个人样子。
我把军兵当手足,军兵视我如心腹。我把军兵当亲子,军兵待我如父兄。真心换真心,大伙儿心里都有一桿秤的。
现在张巡往街上一战,呼一声“敢死!”,有的是將士愿意为张巡前驱。无他,只是因为张巡待他们好罢了。
“这—”文天祥沉吟了起来。
“虽是祖宗之法,然则已是三数百年前之法,天迁地变,如何能不易?”张巡也是真心实意提这个建议。
唐末五代那会儿,真就是抓壮丁充军。都说了魏博镇拋开一开始的安史之乱残余老兵,剩下的所谓魏博雄兵不过是全索镇內十五到六十岁的壮丁,集合约十万人。然后再精选其中最壮最强的五千人,號为魏博牙兵。
给壮丁一根铁头枪,就捉来做军的,那士兵怎么不逃?为了不让他们逃,那才生出了刺字的烂招。
现在哪里还需要这般操作,有得是山贼流民,海盗盐梟给你招抚收编。说句实打实的话,现任安庆知府的刘源,他们那十一寨义军,听朝廷號令的时候是义军。不听朝廷號令的时候呢?还不知道临安给他安什么名头呢。
此时带宋各地结寨自保的,聚啸一方的,那不知凡几,全捉来做军,那怕是老弱间杂一百万都不止。
“那军士逃亡,如何追捕呢?”文天祥索性就问了出来。
“逃?要么长官剋扣粮餉,要么长官虐待兵士,就这两条。不论哪一营兵逃了,直接派员去问。拼死敢战的兵士不好找,插根翎毛做承信郎的临安城里有三千。”张巡虽然也就带兵这几年,
可里面的弊病那是知道不少。
正常的將官,只负责想办法养活军队中二成或者三成的生券军,这是他们打仗的本钱。其余的熟券军和剩员,平时全都驱赶去屯田或者做买卖,也有留下来作为自己家僕役的。
这是正常情况,如果就这么操作的话,一般军士並不会逃亡。真要是逃了,那无非就是活不下去。將官不给口粮和衣料,不给月钱。或者动輒捆打,致人伤死。
真逃了兵,你去砍將官就行。
反正临安城內有得是钱买了官阶,或者依靠父祖的恩荫,乃至於朝廷烂赏而得出身的僧道优伶。矮子里面挑大个,挑两个只会正常盘剥军兵的官校,不就得了。
狠杀两个不像样的將官,绝大多数军兵也都是日子人。就算是逃出营,一样是种田或者打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